听说闻秋在熬糖,崔氏想去看看,便借着喊顾云山和三妮回家吃饭,去到了隔壁闻秋家。
“大郎,三妮,吃饭了。”
崔氏嘴里招呼,跨进灶屋,顾云山抱着顾云峰,与三妮闻秋围坐在灶门边,看着锅里的糖水翻动。
顾云山应着,“好,这就来。”
闻秋起身,“大嫂,喝糖水么?”
“这怎么好意思?你身子这么重,熬糖不容易,我哪儿好意思喝你的糖水。”崔氏往锅里张望,“闻秋,咱家没种红薯,你用啥熬的麦芽糖?”
闻秋添了两根柴,答:“用苞米。”
“苞米也能熬糖?”崔氏惊讶道。
崔氏一直被顾老大说没本事,磨豆腐都是出嫁后才学的,更不会熬糖。
但她知道,这边熬糖都是用的红薯加麦芽。
红薯苞米土豆这些作物,是二十几年前官府发放种子,才开始传开大面积种植的,长溪村地势相对缺水,大伙儿更愿意种耐旱的土豆和苞米,种红薯的人家不多。
山脚河边的大河村种红薯的人家稍微多一点,不过也都是种土豆为主,土豆更耐吃,不容易腻。
糖之所以稀罕,是因为温饱才是第一位,而土地有限,自然要优先种植容易入口容易填饱肚子的作物。
糖这个东西,再好吃也只是个零嘴儿,填不饱肚子的,只有家里红薯吃不完,才会拿来做成麦芽糖,自己解解馋也好,拿去街上能多换几文钱也好。
红薯能熬麦芽糖,崔氏觉得很正常,因为红薯本来就是甜的,就像做蔗糖的甘蔗和甜菜也是本身带着甜味,苞米熬糖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闻秋稍微思索了一下,听崔氏的意思,她们熬糖需要用红薯,但其实麦芽遇到淀粉就能成为麦芽糖,红薯玉米都含有淀粉,自然都可以做糖。
崔氏又问:“用苞米怎么熬麦芽糖?闻秋你可不可以教教嫂子?”
她打心底佩服闻秋,这大约就是有本事的女人,旁人说起来都啧啧称奇。
闻秋没有立刻答应,轻声道:“嫂子,你知道一个秘方能卖多少钱吗?大伙儿都不知道用苞米怎么熬糖,只有我知道,那这就是个秘方,也许我靠这个秘方能安身立命,但秘方传开就不值钱了,嫂子应该能懂我的意思。”
崔氏搓着手,“是嫂子唐突了,但你要是教给嫂子,嫂子保证不外传。”
“既然嫂子这样说,我信得过嫂子,等快过年的时候,我叫嫂子一起熬,熬来过年吃。”
闻秋说了一套场面话,她没想到这里的人还不会用玉米熬糖,玉米熬糖其实没什么稀奇的特定步骤,说不定过几年古人自己就开窍了,不过现在确实只有她一个人会。
她不介意教给崔氏,什么用来安身立命都是胡扯,赚钱的前提是温饱,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钱不如粮食来得实在,很多人家粮食堪堪够饱,哪有余粮来出售和做糖?
一斤红薯还没有一斤玉米贵,只是长溪村没人种植罢了,单靠玉米熬糖,赚不了什么大钱,不如用来做个人情。
等到腊月,正是她坐月子的时候,要靠崔氏帮衬着,刚好用熬糖这个事来笼络一下感情。
崔氏喜笑颜开,“唉好好好,到时候记得叫嫂子。”
顾云山拉了拉崔氏衣袖,“娘,不是要回家吃饭吗?快走吧,一会儿该凉了。”
“是是是,该吃饭了,闻秋你还没吃的话一起吧。”
闻秋摇头,“饭我热着呢,你们快去吃吧。”
把崔氏几人送出门,闻秋回到灶屋继续添柴,糖水要用大火熬到只剩三分之一才改文火,现在还早。
熬了半日,糖水开始变色,是粘稠的透明棕色,闻秋把火往外撤了一些,烧着小火慢慢煮。
傍晚,糖水变成深棕色,翻起些小泡泡,后来小泡泡逐渐合并,变成一个完整的大泡覆盖在锅里,闻秋立马将火都刨干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