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府。

金国的兵部尚书,皇太后卫尉,知凤翔府事郭仲元站在南城城头处。遥望秦岭方向。自去年开始,年逾四旬的郭仲元享受着难得的和平时光。在与蒙古名帅木华黎斗法的七年间,已经耗尽了他许多心力,虽然才是四旬中年,却是须发灰白,已无昔日从军时的少年风采。

这天,凤翔的天空依然蔚蓝,偶尔吹来一阵凉风,城池下,数目繁多的壕沟围绕其间。入主凤翔已有数年,凤翔府已被郭仲元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

副将郭虾蟆从城下小跑到郭仲元处,郭虾蟆施了一礼,掏出一封信禀道:“元帅,南边宋国西和州洋州二州守将据城反叛,他们送信过来,谋求归附我大金。末将不敢做主,特来给元帅定夺。”

郭仲元也没去接,只是继续看着城外风景,郭虾蟆见状,不解道:“元帅以为有诈?这是宋人设的陷阱?”

郭仲元转过身来,说道:“虾蟆,你觉得目前我大金最大的敌人是谁?”“自然是鞑子。”

“你知道就好,自正大元年与宋国罢兵以来,两国边境一直相安无事。如今虽然宋国叛将有意归附于我,但是一旦宋国回过神来,平定叛乱,那我大金就是两边都得罪了。到时大金腹背受敌那就真的难办了。虾蟆,这两州本帅觉得还是不接收最好,任其发展。”

“末将明白了。末将这就给这两州回信。”

“慢着,写信这种事情不急,先观察形势,若是宋国有机可乘。我军再动也未迟。我倒要看看这宋国四川大帅有何手段。另外,告逾临洮诸军依旧休整城池,不要因为宋国境内异动而有所想法,切勿轻举妄动。”

“喏。”

兴元府,子城。

自月下旬,城中士兵在军官的挑唆下,聚众叛乱并趁机控制了全城,桂如渊在曹世雄等部的掩护下,仓皇退守子城,子城位于城中偏南位置,为刘邦古汉台旧地。此地地势较高,可以进行防御战。

不知不觉,桂如渊等人已经困守子城已有五天。这天,桂如渊再次登上天汉楼。望着子城外一群士兵都是席地而坐,武器都是随手放在地上。

“崧叔,叛军如此懈怠,可以突围了。”桂如渊指着子城外的士兵,颤颤巍巍道。

“老师,连日守御,我军人数剩下仅有百人不到,若是此时突围,恐不利啊!”

“不利,难道就看着我们被他们困死么?五天了,我每天登楼观望,却连援军的影子都没见到,再不有所行动,恐怕这子城的士兵就会自动把我绑了送给他们。”

“老师切勿多想,凡事都会有所转机。或许这两天援军就到了呢。”曹友万安慰道。

“报!”只见曹世雄气喘吁吁跑了上来。

“世雄,何事如此惊慌?叛军杀进来了?”桂如渊赶紧问道。

曹世雄双手杵着膝盖,喘了两口气,道:“叛军,叛军,散了,散了!”

“什么散了?”桂如渊两人赶紧登高望去,只见守着东北南三门的士兵,个个急匆匆抄起兵器,朝南门跑去。因为城南城楼的遮挡,所以看不出城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城南码头。几十艘刀鱼船上的弓手正朝着岸边投射火箭,岸边的叛军由于没有着甲,纷纷中间倒地。加上天气干燥,火势愈猛。众人不敢靠近,后方有十几个胆大的着甲士兵则是趁机冲出火势,朝岸边杀来,由于船距离岸边不足一百步,正准备靠岸,这十几个敢死队突然从浓烟中杀过来,倒是出乎意料。此时船内走出几个手持粗竹筒的士兵,只见他们左手扶住铁管,木棍拄地,右手掏出松木发烛,朝铁管刮了一下,“擦!”发烛顿时有了一丝火苗,士兵顺势点了引信,引信不长,点燃后,引进迅速缩进筒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