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高宏忍不住一笑,武帝讶然的睁开微阖的双眼,高宏这个功利心极强的太监可很少在自己面前失了礼仪,今天这是失心疯了吗?

“有什么好笑的?”

“镇抚司关于这个罗生的记录有一条待考证的趣事,大致讲的是这小子偷偷刻了其家姐的印章,模仿其笔记偷偷写了一份举荐书加入的锦衣卫,事后因其玩票性质的举动,惹得其姐得知后将他暴打了一顿…..”

“哦?”武帝闻言啼笑皆非,立下功劳做实事的谍子竟然是如此加入的锦衣卫,让他情不自禁想起自己年轻时偷跑出王府,只带了三两个随从仗剑江湖行走中原归来时气的自己姐姐也是追着他一阵打,深有感触的摇头苦笑,可惜再一晃眼时自己已然是知天命的年纪…..

“这人有点意思,以后多多关注此人….依你看,如此这番应该如何赏赐他?”

武帝问的自然不是如此简单的问题,一个小小的锦衣卫谍子就算立下天大的功劳也不至于让他如此上心,高宏略微一思索便大致猜到武帝可能想借此事做文章,随即灵光一现想起无论何时都紧跟武帝步伐的高嵩高大人,“陛下不如将高大人召入宫中,一同商议?”

“知朕者高宏也!”武帝爽朗一笑,“你亲自出宫,秘宣高嵩进宫觐见。”

……......

正月十五,是大秦年庆的最后一天,过了今天个州府衙门便重新开堂,商坊重新开市,同时也是科举童试开始抽签的阶段(秦科举分为童试,解试,御试三个大阶段)。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今天就是元宵灯会,可以与亲人团聚共度新春,也可以去赏灯;这一天无论是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还是心灵手巧的小家碧玉,都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压抑下内心的悸动去参与灯会,期望邂逅自己的命中注定的潘安。

不过满朝文武大臣可就有些忐忑了,今次是武帝登机二十六年来第一次在元宵节宴请百官,他老人家肚子里到底卖的是个什么药?谁也不知道,只是武帝如此做必然有所图,毕竟人尽皆知武帝最为厌恶拖沓官僚的那一套。

金銮殿上武帝端坐九阶之上,旁边依次坐着贵妃等嫔妃,其下方左手第一人自然是内阁首辅张居正,而右手下方第一人则是次辅高嵩,其他大臣也按照尊卑排序依次坐于二人下方,每人案几上的精制瓷碟中都放了一小块美观的点心还有一些蔬果,只可惜这点东西根本不够从中午就坐到现在的大臣们吃的,很多人甚至没来得及吃午饭便被太监们火急火燎的招进宫。

平日里令人赏心悦目的歌舞此时在官员们看来还不如一碗热乎驱寒的元宵汤,但老神在在坐于上方的武帝却不这么认为,依旧沉醉的观赏着表演,时不时还命令王越高宏赏赐歌姬,赐下金银无数。

张居正又一次不动神色的看了武帝一眼,再看看对面同样老神在在席坐于竹榻上的高嵩,心里已经将武帝大概要折腾什么幺蛾子猜的八九不离十,只奈何最近武帝从未召见他,一些关键地方自己依旧不甚明白。

阁老能如此从容淡定,可不代表其他人也是如此,尤其以兵部郎中闫正秋为甚,这位人高马大的郎中本就没来得及食中饭,饥肠辘辘的来到宫里后却又看了一下午跳舞。他是自漠北边军一路升迁上来的沙场猛将,此时早就将盘子中用来观赏的点心早早吃完,要不是还知道些忌讳,恐怕得问旁边的同僚讨要吃食了;也亏闫正秋心大,否则换个人来,哪里顶得住对面监察御史杀人般的眼神。

武帝见群臣们被自己熬的差不多了,再继续弄下去恐怕那几个颤巍巍的老臣就得额晕过去了,随即拿起小锤敲了一下放在案边的小翁,顿时金钟丝竹之声停歇,歌女们行过大礼低腰迈着小碎步退下。

而早已在殿外候着的一众太监,则在郑束的带领下快速入殿,将一碗碗盛放在玉碗中的元宵汤端放到一众大臣面前的食案上。

“诸位爱卿饿坏了吧?请用吧。”武帝虽如此说,但他只是拿着玉勺在碗里缓慢的搅拌着汤圆,尽管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可是他就是丝毫没有端起来吃第一口的意思。

诸位大臣见状相互看了一眼,也只得咽着口水将碗放下,除了一个人…..

对,就是兵部侍郎闫正秋;这家伙在武帝把勺子放入碗里后,便以为可以开吃了,毫不犹豫的端起碗一口就将所有汤圆囫囵吞下,真是不怕烫啊。

等他汤圆都嚼在嘴里的时候,才发现落针可闻的大殿中除了自己吃汤圆的声音外鸦雀无声,而所有人都用一种见了鬼的表情看着他,唯一一个没看他的监察御史则两眼一翻气晕了过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