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先去其它看看,此处等回来时再来看。”我轻轻拍了拍恋恋不舍的老十三,开口说道。
我非常理解老十三此时的心情,他本是个身世不明的弃儿,突然在这里见到了和他身世有关的东西,他怎愿轻易放弃离开这儿呢?
“还好,我和老十三都各有所获,虽然还不知结果会如何,但狗王的身世肯定和此处有关联。说不定…他就是那个已被灭族的闻姓家族的后人。”我回想到崇山虎和竺猎户老父亲的神情,心里有了若隐若现的答案。
我们走出了石室后,就走进了左边那个支洞,这是老十三的提议。
支洞是个逐渐下行的阶梯式溶洞,洞内也“长”满了各种晶莹剔透的石花、石果及石笋等钟乳石,如果我们是来这里游玩的,此洞绝对能让我们留恋忘返。
随着我们一路下行,本来头顶处触手可及的各种石钟乳渐渐高悬了起来,两边也只剩下些最简单的“石幔”类石钟乳。此时,我们的耳边也听到了一阵浪涛拍岸的声响。
我们加快速度,来到了支洞的尽头,尽头却是条宽阔的地下河,正缓缓流淌着幽幽的河水,偶尔会激起浪花拍打着两边的岩石。
我对溶洞内的地下河自然也不佰生,像金华“双龙洞”和广东清远的地下河,都有过我的足迹。
“风哥,你看一下,这上面写了啥?”眼尖的大壮发现右边石壁上刻有几行字,急忙叫我。
“鬼匠凿之云梦开,谷物生于混沌间。子肆初至幽冥溪,留物栓就玉烛台。此去五里朝歌入,言尽千载春秋来。”我把已熟悉的“大篆”读了出来,脑里也基本明白了这六句话的意思。
古人写字基本都是竖立为行,这几句也一样。这是首“藏头诗”,如果把每行的第一个字从右到左看,这六个字成了一句话,内容是“鬼谷子留此言”。
前四句诗大概的意思应该是这样:是神鬼凿穿了云梦山或洞,谷中的物体都是自然生长而成。有四个人初此到了这条叫幽冥溪的地下河时,请留下一件物体系在一个叫玉柱台的地方上面。
后面两句诗比较难以理解,我把后两句诗牵强的理解为:离这里五里远的地方就是一个名叫朝歌的地方,说完了千年的事又有千年的事发生了。到后来我才明白,我真的把最后一句诗完全理解错误了。
我把我理解的内容告诉崇小虎他们仨人后,都沉默住了。“原来这条河叫幽冥溪啊!这河水真的非常像从幽冥间流出来的。”是大壮这个神鬼思想严重的人先开口打破了沉默,然后他们仨人开始讨论起各自对诗句的理解来。
我没参与其中,因为我看到“鬼谷子”仨个字时,就把它和我在石室中产生幻觉时看到的那鬼异之人,完全联系到了一起,现在我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个叫“鬼谷子”的人。
鬼谷子,原名叫王诩,又叫王禅,春秋末战国初期人,传说有通天彻地之能。他懂日纬星象,也通六韬三略,更精修真养性神鬼之道,是位奇才、全才。
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有明确记戴,说他隐居的地方为商周时的朝歌城云梦山附近,即现今河南省鹤壁市云梦山,并在那收徒授艺。
他培育出的徒弟既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战国时的兵法大家,也有商秧、吕不韦及李斯等古时名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