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驾崩于出巡的路上,临终前遗命镇守长城边境的太子扶苏把部队交给蒙恬,让扶苏速回咸阳奔丧、继位。
始皇死后,为了保持政局稳定,暂时秘而不宣,只有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随行的少子胡亥及几个贴身近侍知道。
把一些急需办的事情安排妥后,赵高来找李斯:“给扶苏的信发出去吗?”
李斯一愣:“当然得发出去啦,还得十万火急日夜不停呢。”
赵高冷冷一笑:“扶苏接到信回到咸阳,可就是新皇帝啦。”
“这本是皇上的安排,当然如此。”
“可是,赵高我入秦宫二十余年,从没见过一位丞相能经历两世君主的,新皇帝登基后,您认为还能保住自己的相位吗?”
“我对老皇上忠心耿耿,有功无过为新皇上工作仍然一如既往,有什么理由免我?”
“理由?”赵高又是一声冷笑:“扶苏与蒙恬驻守长城共事多年,与新皇帝关系密切程度你比得上蒙恬吗?蒙氏几代为秦大将,袍泽故吏遍朝野,论出身、论功劳、论人际关系,你比得上吗?秦是一个重武的国家,行军作战,深谋远虑,你能比吗?”
李斯皱了眉:“这几点都不及蒙恬。”
“这就对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登基后,必定重用蒙恬。从历史的教训来看,休说相位,你这条命能不能保住还不一定呢!”
赵高并非危言耸听,有一定道理,李斯不禁一惊:“那怎么办?”
“人都得为自己想,依我说,扣下这封信,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帝,凭着这拥戴之功,不但相位稳如泰山,还能给你加级进爵呢。”
“那,那扶苏岂能答应?他和蒙恬手里可还有三十万大军啊!”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再传伪诏,让他和蒙恬自尽!”
李斯倒抽一口凉气:“此人好大的胆子,大到敢弑储君、残重臣!”但是又不得不屈从这个大胆的设计,他太在乎自己的地位了。自从通过老鼠的启发,认识到“地位”对人的重要意义后,就不停的争取、奋斗,好不容易才爬上权力的高峰,怎能轻易放弃呢?为了保住相位,连师兄都肯陷害,又岂能顾惜扶苏、蒙恬?
胡亥当上了“秦二世”,却没报答李斯的“拥立”之功,反而在赵高的挑唆下,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其三族。而大秦帝国也只传到二世便被起义军推翻,画上句号,从根本上说赵高在其间“攻不可灭”,所以后人骂他是“奸臣”。不过据传说,赵高是“长平惨案”中遇难的赵国大将赵括的后人,因其父战败有罪,他被罚没入宫为奴,后受阉割当了宦官,赵高入秦,因熟悉狱法被秦始皇任为中车府令,很受宠幸。如果当真,他“乱秦政,促其亡”,报了家仇国恨,倒是赵国的“孝子忠臣”,可见对“历史”必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认识,不能“绝对”的理解。
李斯、赵高的结局尚在数十年后,我们还是把镜头拉回到秦始皇的少年时代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