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乱之后到王龁安歇时,已过夜半。在战斗间歇中休息,王龁从不脱甲胄,浑身硌得难受,自然睡不香,朦胧中忽听人喊马嘶,卫士来报:“魏军劫寨!”王龁腾地跃起大声喊道:“令各营不得乱动,沉着迎乱,待我去捉魏无忌!”
王龁只当是信陵君亲自来劫营,正日思夜想寻他不着,现在自己送上门来,不禁兴致勃勃,不管四面鼓声、喊声乱成一片,只瞪大眼睛东奔西跑,戳着大戟准备大战。却不料突然营中几处火起:荒草树木尽是易燃之物,军帐杂物岂能幸免?时间不长便已火光冲天耀如白昼。常言道水火无情,秦军纪律再严,也被烧得乱喊乱叫,四处乱窜,气得王龁大叫:“跑什么?赶快救火!”可是山坡上只有树草石头,往哪儿去找水?他这一声令下,反倒使将士们像没头的苍蝇般蒙头瞎撞,更加慌乱。急得王龁又喊又叫又跺脚,不提防一阵风吹来,一团火随风而降,忽地便把他周围燃成火海,水火本是无情的,才不管你是兵还是帅,热浪舔过,王大将军也须眉成灰……
可怜走投无路的秦军,好不容易挣扎出火海,又遇刀山:等在外面的联军比火更不讲情面,见一个杀一个,来一群杀一群,后边的在烈火威逼下,依然络绎不绝地往刀口上撞,直到尸堆如山阻住去路,才知道前边也没有活路!
求生的本能使秦军又一窝蜂地朝没有阻挡的地儿跑。果然天无绝人之路,被烧得焦头烂额、口燥舌干的秦军终于逃到沁河边,才算喘了一口气:这儿不仅没有敌人截杀,而且是水面很浅的河床,大家连滚带爬的下到河中,并不急于上岸逃命,争先恐后的伏下身去,喝水润喉洗脸止痛,上下十几里的河中,乱哄哄挤满了秦军……
王龁终是上识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将,随乱军逃到河边,见河水刚盖过脚面不禁生疑:此时并非枯水期,为什么河水这么少?忙吆喝士兵们赶快出来,怎奈千军万马乱乱哄哄,凭你大将军的喊声再大也听不清,就是听见了,又有谁服从?
不幸果然从天而降:轰地一声,滔滔巨浪,突然从上压下呼啸而致,乱哄哄的秦军更乱了,在绝望的惨叫中随波而去。都说是水火无情,却原来水比火更狠,从火中还能挣扎出来,在水里却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它携带到龙宫去服役了!
王龁应该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还能站在干岸上看热闹。但是,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后收拢查点,十万大军只剩几千伤残。放眼望去,繁阳关上的“信”字大旗,在朝阳中依然迎风招展,似乎更加欢快,自己还能冲上去把它拔下来吗?
一道霞光,冲过山峦,遍撒大地。信陵君站在光辉中一挥令旗,燕国将渠、韩国公孙婴各率兵马从两侧逼近,一齐呐喊:“王龁不降,更待何时?”
王龁身边的亲兵卫士紧握刀枪:“将军,撤吧,我们拼死也要保护您突围出去。”
王龁一声长叹,潸然泪下:“我一败于赵,再败于魏,损粮渭河口、折军繁阳。就是大王宽恕,尚有何颜见关西父老?你们逃回去替某向大王请罪吧!”说着已摘盔脱甲,挥舞大戟冲入敌军,刺倒数人,自己也被乱箭射成刺猬,数十名亲兵紧随其后也全部战死。虽是敌人,信陵君也不禁为之感叹,下令把他们以军礼葬在繁阳关旁,立石以誌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