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龁已经信心十足,在军事会议上宣布:“以大梁的防守状态来看,一个月内我们就可畅饮于魏宫大殿之上!”他的兴奋已达到极点:“请诸位奋勇努力,不要放过任何立功的机会,我的将士们,干杯!”
直到这时,魏王才感到自己的那些心腹股肱们只会流坏水儿,不能救危难,让人顾悸的是大梁真被王龁攻破,后果不堪设想,无奈中,只得再去请卫庆来主持军务。
已经淡出十年,习惯于田园生活的卫庆,对于腥风血雨中充满尔虞我诈、令人又厌又惧的政治生活,满蓄伤心和凄楚,实在没有一丝兴趣。但既然曾任国家重臣,就不能坐视国破家亡,王命来召,只得摒弃前嫌,临危受命。但他朝见魏王时,首先提出的就是请信陵君回国主持抗战,否则谁也救不了魏国。
魏安釐王并不糊涂,对当前形势的危急非常清楚,也知道秦庄襄王和吕不韦已下了灭掉魏国的决心,外交努力不再有任何希望但是,让无忌回国,还要委以军政大权,国,也许能不亡,但自己的王位呢?还不会成为人家案上的鱼肉吗?自己把事情全都做绝了,未曾留下一丝兄弟之情、君臣之义,无忌回国与王龁破城,对于自己又有什么区别,那种威胁更大?他不能不沉吟、不犹豫。
卫庆也明白魏王顾虑的是什么,急得扔掉帽子使劲儿磕头,磕破了额头血流如注也不擦抹:“臣敢以三族几百口的性命担保,公子归国,绝不会谋逆图位,请大王明鉴!”
但魏王却不能承认自己所虑在此,连连摆手:“非也,非也,只因无忌身犯不赦之罪,若令其回国掌权,恐人心不服,说寡人是非不分,今后何以立国?”
卫庆气得蹭地站起来,明明是信陵君有功不赏反治其罪,已使他蒙冤受天大委屈,如今让他回来救国,倒成了“是非不分”?咳,在这种既昏庸又疑忌的无道君王统治之下,既不能背叛,活着也是干生气!一怒之下拔剑出鞘:“臣无能,担不起这驱敌救国之重任,但身为军人,也不可临阵退脱,只将这一腔热血了却君王天下事吧!”说着,已把剑横在颈下,就要自刎。
死了卫庆就更没人守城了,在秦军和弟弟之间权衡利害之后,魏王认为还是先让弟弟回来御敌,自己日后尚有回旋余地,总比被王龁献俘秦阙为好,便急令侍卫抱住卫庆夺下剑来,自己也下座抓住卫庆的手:“将军何必性急?寡人马上派人去召无忌!”
但信陵君肯回来吗?他深知哥哥的为人,所以不仅伤心,也不能不有所担心:芒豹回国被杀,可是前车之鉴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