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朱允炆对雷彦提出的方案很是满意。二人接着又商量了许多细节,终于敲定了交易大堂的实际经营模式。
次日辰时,朱允炆的交易大堂终于正式开张了。
这交易大堂原本是林九龙府上的正堂,分为较大的正房和东西两个耳房。朱允炆既在林府寻得林九龙剩余的茶叶若干,便将东耳房辟作百姓交易闲暇时候休息的茶室,提供一文钱一碗的茶水。至于西耳房,则是交易大堂的内堂,供专门指定的内部人员办公。
林府正堂原本有一块“海纳百川”的牌匾,仓促之间来不及另制牌匾,朱允炆便将牌匾取下,在反面刻了“交易大堂”四个字,反挂起来,倒也颇具威势。
正堂之中摆着五个向外的柜台。自左至右,依次挂着写有“收粮”、“赎粮”、“兑银”、“兑钱”、“取粮”五组大字的水牌。至于柜台以外则摆着几排条凳,颇有后世交易所的风范。当然,这些都是在朱允炆的指挥下建造的。
考虑到这个时代百姓的识字率,朱允炆还在每个水牌下都画了图案注解。如收粮柜台前的水牌,除了写有醒目的“收粮”两个字之外,还画有一个麦穗,一个元宝图案,自麦穗向元宝画一箭头。百姓想要把麦穗变成元宝,该往何处,一望便知。
这交易大堂,对于鸡笼港中的百姓来说,当然是一件新鲜物事。实际上,对于这个时代的整个世界,这样近代化的交易大堂,都是一件新鲜物事。在朱允炆的后世,这样制度的交易所要在两百年后才会在荷兰出现。
这交易大堂甫一开门,便涌入了许多百姓,众人都想看看,这交易大堂究竟是怎样的用法。只见每个柜台之后,都站着几个鸿福号的伙计。锦衣皂袍,颇具威势。
见百姓挤满了交易大堂,雷彦缓步上前,走向交易大堂一角的一面铜锣,敲了三响。
交易大堂中本来人多口杂,甚是纷乱,但铜锣虽然不大,在室内却是极响,众人听到“锵锵锵”三声锣声,纷纷闭口转头,眼望着敲锣的雷彦。
雷彦见众人肃静,朗声道:“大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月二十三日,夷洲交易大堂开始营业。”
众百姓闻听交易大堂开业,俱是一声喝彩。却见雷彦自喝彩声中向柜台之后走去,提笔在一张纸上写了“柒佰文”三个大字。贴在一块木板水牌上,水牌上系的线绳绕过大梁,两旁的掌柜一拉线绳,水牌便高高挂起,三个大字异常醒目。
雷彦见众人窃窃私语,便道:“七百文,我们东家现在以七百文一石收粮。诸位若有粮食,可速运来。若是手中有白银或是制钱,想要赎粮,那便是七百一十文一石了。不过请诸位动作快些,等那水漏流干,这价格恐怕就要有变。”说着指了指立在一旁的一个玻璃水漏。
这水漏当然也是朱允炆的发明。这个时代缺乏计时工具,若是粮价说变就变,谁还敢交易,说不定上一刻议定了价钱,下一刻粮价已变,颇有不便。眼下鸿福号有许多尚未销售的玻璃制品,都带在船中。朱允炆拣出一个较大的玻璃水杯,用烧红的铁针在底部钻出一个小孔来,便制成了一个简单的计时器。如此一来,距离下次变更粮价还有多少时间,众人也是一目了然。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