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兴于汉。

汉武帝时期便有丹鼎派,又称“金丹道教”,讲内丹与外丹之说,追根溯源还得是春秋黄老之说,后来吸收阴阳家,墨家,儒家,法家,谶纬学等诸家思想,有这发展,还不是因为世人多觅长生。

只是并未确定,兜兜转转到了东汉,到了张道陵手中才正式确定下来,是以世人皆尊张道陵为道祖。

以及后来汉末闹得沸沸扬扬的太平教张角起义,蜀中五斗米教张鲁等等,或多或少都有张道陵的影子。

在后来,魏晋乃至南北朝,各代朝廷为防止道教做大,引佛教与儒家相抗衡,朝廷掣肘,道教被迫重心北迁,一分为二。

北方道教以寇谦之为续,建“新天师道”,可惜他究竟不是张家人,终是被张家龙虎山天师道排斥,寇谦之一气之下进北魏朝廷当了国师,在嵩山建“玄都坛”,号“太平真君”传道,逍遥快活了一辈子,死后却烟消云散,“新天师道”被人灭了道统。北方道教还是正统的龙虎山说了算。

南方道教由陆静修为引,情况却比北天师好好很多,后来由陶弘景为补,正式在茅山确定了上清派,延续至今。

由此,天下道派就有了北龙虎,南茅山的对立,至于那个过于缥缈的昆仑墟,常年不见人影只是占个名号罢了。

北龙虎,南茅山,寇谦之与陆静修,这都是要重点标注的历史与人物。

溪流之上,一排木筏,宋一卜坐在木筏尾,脚下是一柄玉剑,面容颜清逸,木筏头是拎着个长篙正在撑船的石成金,面容刚烈粗犷,两人极成对比,张目望去,山峡内云雾飘扬,风卷怒涛,一排排的山峰飞速流过,山景与水景融为一体,宛如仙境,使人心旷神怡,耳畔是山上猿啼鹤唳,悠扬动听,配合潺潺水声,宋一卜一时间有些出神。

“这些日子给你讲了许多过往,你听明白没有?别看咱茅山现在差,可论起底子来丝毫不在龙虎山之下,别看江湖上有个‘道家祖庭在龙虎’的箴语,可那是敬重张道陵先师曾在龙虎山炼丹,免不了要在龙虎山结茅而居,沾了些仙气,可不是敬重现在龙虎山上那几个毛头小子,要按真格的说,葛洪葛先师不也在茅山修行过,要真掀了桌子耍赖皮,咱们就拿这个说事,一准能成,那时候就上升到张道陵先师与葛洪先师的较量中去了,虽说晚生了几百年,可难道晚生了几百年就不厉害了吗?这话连他们都不敢说,杀人归杀人,可不能诛心啊!”

“听到没,这一点你可得记好了,你小师叔跟那帮人吵了多少次的架,一次都没输过,你呢,榆木疙瘩一个,估计以后是赢不了了,可也不能输的太难看,这种事打架厉害没用,还得有个过程不是,难道一上来就动锤子?”

“‘道家祖庭在龙虎’,哼,这话说起来也没错,可难免让人误会,这里面说的是张道陵先师,可不是龙虎山,没办法,总要被人误会的,随他去吧,咱茅山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也没必要跟他们争什么。”

“对,就是不争,北天师这些年一心要压过南上清,龙虎山一心要胜过咱茅山,那个修大梦千秋的小兔崽子一心要胜过你师傅,咱们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这些日子动手次数很少,多是被迫与那帮极其排外的自私鬼动动嘴皮子吵架,能有什么的。”

“说实话,我挺瞧不起龙虎山的,说什么天师世袭罔替,‘非我宗亲不能传’,‘龙虎遍地张”可不是说说的,天师的传承对象一定要是张氏宗亲,不是天师血统不传,呵呵,哪来的那么多规矩,多厉害的寇谦之先师都能被他们排挤出去,真是不像话,他们以为他们是朝廷啊,传承的比朝廷都长!”

石成金有意无意地听着宋一卜的絮叨,是受益匪浅还是过耳就忘,没人知道。说了半天,一看石成金的架势,宋一卜略微失神,估摸着又没挺进去,就好比在茅山,那么多的道教珍藏,撇开心怀让石成金看,他那一次不是拿去垫了桌脚,珍藏符箓秘术那么多,他偏偏喜欢练锤子,能有什么办法?

“嘿嘿,要说咱们茅山,可比他们的规矩少太多了.....”

说了半句,宋一卜故意停下,抬头看去,石成金正要起手撑篙,听了话也停下来了,宋一卜嘿嘿一笑,知晓石成金脾气的他,就知道会有这情况,石成金对一切都不在意,偏偏对茅山最为上心,这是他茅山的幸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