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盗墓”这个词,绝对是外界对这一行的称呼,实际上圈内从来不说。毕竟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人人喊打的“臭老鼠”。

说起民间关于盗墓的各种黑话隐语,是最近开始火爆的盗墓小说中,最常见的一个词——倒斗,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其意为“翻棺材”,而那所谓的“斗”,必然在指棺材。

接着往后看,倒斗的意思,就是把棺材里的东西取出来,这就是盗墓的过程。要说“倒斗”这词真是太有渲染力,是目前好多盗墓小说读者都知道的一句盗墓常用黑话,可见其普及面有多么广泛。

发展到现在为止,就连不少盗墓小说中的盗墓主角,都开口闭口称之为倒斗。但真实情况又是如何?

但其实最早时期,只有少部分地区的盗墓贼才这么说,譬如北京和东北地区。在南方地区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说法。

还有一种传闻,过去在陕西、山西等盗墓贼中,最喜欢用“支锅”来代表盗墓。

“支锅”最早不是盗墓专业术语,而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用词。其意是指支砌灶台,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想吃热气腾腾的饭菜,必然先砌灶台,生火。

早年人们外出谋生,没时间在那里慢吞吞做个精美漂亮的灶台,都是临做饭前,临时匆忙砌个三角形的台子,把锅放上,然后生火做饭,这个过程谓之“支锅”。

到后来,“支锅”演变为成家过日子的别称。直到这个词被盗墓贼拿来借用,暗指很多人搭伙盗墓,“支锅”这个词彻底被黑化。

那么相对应的是,如果说“锅支不起来”,则是盗墓不成,空手而返,偶尔也叫“走空”。当然通常情况下,贼都想办法不“走空”的,为此他们往往会提前到案发地点去踩点。

不但盗墓贼喜欢踩点,以此增加盗墓的成功率,就连混迹于城中的宵小窃贼们,也喜欢在实施偷盗犯罪前,到受害者门庭外,提前做暗地走访工作。如此说来,这普天底下的盗贼,都有相同行事特点。

书归正传,直到民国年间,盗墓贼的术语中增加一个新词汇,据说北京一带兵匪出身的盗墓贼,常把盗墓说成“炸坟”。这个词汇的出现,与盗墓手段的创新,有直接关系。

近代炸药被军队广泛使用后,便被盗墓贼留意。盗墓时率先使用这种爆破手段的,应该是民国时的军阀盗墓贼,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孙殿英,人称其孙麻子。

据说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便是“炸坟”。本来盗墓的行当就很缺德,而这些民国盗墓贼,简直是祸害滔天。

特别是孙麻子担心爆破时,会弄出巨大声响引人怀疑,居然事先会对外谎称自己正在试验新式地雷。但此举真是掩耳盗铃,愚不可及。

然而现代盗墓贼又比孙殿英们还要聪明,技术还要进步。他们将定向爆破、遥控爆破、膨胀爆破等多种先进的军事作战手段,统统运用到盗墓活动中。

除了上述称呼,“刨古董”这词出现于清代后期,到民国时更为流行,至今仍在使用。

这句黑话是这样来的:民国时人们把前人留下的文物叫古物,又或古董、古玩、骨董等。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清政府修筑连接洛阳和开封的洛汴铁路(就在今天陇海铁路的一部分),要通过邙山,在那里大量的古墓因此被毁,就连那些珍贵的陪葬品都被修路工人扔得随处都是。

起初也没有人要这些古董,在当地村民眼中更是不吉利的象征,就算白给他们也不要。直到有一天,从外地赶来闻讯的古董商,来上门收购这些当地人眼中不吉利的陪葬品。

于是乎这些不吉利的古物终于能卖钱了,当地人仿佛一下子“醒悟”过来,虽然这些陪葬品在我们眼里不吉利,但毕竟能用来卖钱,还能卖大钱,让我们轻轻松松就挣钞票,真是何乐不为?

于是觉醒的当地人,纷纷带着工具上邙山刨古董卖。地面上刨不到了便开始挖坟,渐渐地,“刨古董”成了当地盗墓的代名词。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区都称其为“刨古董”,譬如河南、苏北等红薯、山芋产区的盗墓贼,会习惯把盗墓行为解释为“挖红薯”、“刨山芋”。

可见盗墓贼用词,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

至于苏北等地区把到田里做农活叫“下湖”,这些地区的盗墓贼预约行动也喜欢说“下湖”,如果结束盗墓,当然被称之为“收工”。

南方盗墓贼还习惯把盗墓叫做“翻肉粽子”,“粽子”指的是尸体,因为入殓时要包裹捆扎,形同粽子。

与此语境意境差不多的词语就是“翻咸鱼”,此黑话为过去北方盗墓贼常用。为何把盗墓叫“翻肉粽”、“翻咸鱼”呢,这又与盗墓圈中对尸体的隐称有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