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战争”狙击中国大豆产业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用油和豆粕(用于饲料养殖)的需求猛增,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市场缺口不断扩大。彼时,国产大豆产量难以满足需求,中国开始大量进口大豆 。

2003年,美国农业部突然发布报告,宣称由于天气干旱等因素影响,美国大豆库存将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且当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预计产量大幅下降。受此消息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开始大幅攀升。

这一消息引发了中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恐慌。许多企业担心未来大豆供应不足,价格持续上涨,纷纷加大采购力度。美国的大豆供应商和贸易商则借机哄抬价格,中国企业在高价位大量买入美国大豆期货合约。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形势却发生了戏剧性逆转。美国农业部又发布新的报告,声称大豆种植获得了好收成,产量远超预期。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也开始反手做空大豆期货。一时间,大豆价格雪崩式下跌,跌幅高达50%以上。

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遭受重创。之前以高价签订的大豆采购合同,此时成本远远高于市场价格,企业面临巨大亏损。许多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因无法承受巨额亏损,资金链断裂,纷纷倒闭破产 。

外资企业则趁机低价收购中国大豆加工企业的资产。据统计,在这场大豆危机后,外资控制了中国近70%的大豆加工能力,掌控了中国大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都拥有了较大的话语权。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陷入被动局面,在国际大豆市场定价权上长期处于劣势。

美国农产品倾销冲击海地农业

20世纪90年代,海地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水稻是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国内众多农民从事水稻种植,基本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1994年,美国以军事援助为条件,向海地政府施压,要求其大幅降低农产品关税。海地政府在压力下,将水稻关税从50%急剧降至3%。这一政策调整,使得美国廉价的大米能够大量涌入海地市场。

美国凭借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优势,农产品生产成本极低。其出口到海地的大米价格远远低于海地本土水稻的生产成本。海地本土水稻种植户根本无法与之竞争。

大量海地农民发现,自己辛苦种植的水稻不仅卖不出去,而且价格越来越低,甚至无法覆盖种植成本。无奈之下,许多农民纷纷放弃水稻种植,转而寻找其他生计。这导致海地国内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农业生产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随着时间推移,海地对进口大米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旦国际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或者美国等粮食出口国调整贸易政策,海地就会面临粮食供应短缺和价格飞涨的问题。海地的粮食安全完全受制于人,农业经济一蹶不振,陷入了长期的贫困和粮食危机之中。

美国金融手段做空智利铜价

20世纪70年代初,智利的经济严重依赖铜矿出口,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铜矿出口收入占智利外汇收入的很大比例。

美国的金融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始策划针对智利铜产业的行动。他们利用自身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强大的资金实力,通过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大量抛售铜期货合约,制造市场上铜供应过剩的假象。

同时,美国还通过舆论媒体等渠道散布对全球经济增长悲观的言论,暗示未来铜需求将大幅下降。这些负面消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导致铜价持续下跌。

智利的铜矿企业面临巨大困境。由于铜价暴跌,企业的出口收入大幅减少,利润急剧下滑。许多铜矿企业因无法偿还贷款和维持运营成本,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甚至关闭部分矿山。这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国内失业率飙升,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智利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高涨,社会动荡不安。美国趁机在智利国内扶持亲美势力,煽动政治混乱,最终导致智利政权更迭,新上台的政权更加倾向于美国的利益,智利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加深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