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题是关于战术运用的论述。
“在一场一对一的武道对战中,面对一个擅长使用重剑、力量型武技的对手,你会采取怎样的战术来应对?”
姜颂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开始在试卷上作答。
“面对擅长重剑与力量型武技的对手,首先需明确其优势在于强大的正面冲击力与破坏力,而劣势则可能在于灵活性不足与体力消耗较快……”
姜颂笔下生风,将战术策略阐述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下一道题是关于武技组合的论述。
“设想你正在与一位速度极快、擅长轻功的对手交战。请设计一套武技组合,结合近战与远程攻击,以有效限制对方的移动并寻找反击机会。”
姜颂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计较。
“面对速度极快、擅长轻功的对手,首要任务是减缓其速度,打乱其节奏,从而为自己创造反击的机会。”
“我的武技组合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绊脚索’武技……;第二阶段,当对手速度受阻,立即切换至‘旋风斩’近战武技……第三阶段……”
姜颂的思路清晰,每一招每一式都仿佛已经在脑海中演练过无数遍,她笔下的文字生动而具体,仿佛将这场虚拟的战斗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阅卷官员眼前。
之后的题目是实战情境分析、防御与反击、心理战术、环境利用及突发状况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察。
谢云霓给的《武道策略精编》,姜颂早已看过数遍;青云先生的授课,她亦铭记于心。
更何况,每日一练的实战模拟,让她对这些战术策略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面对这些题目,姜颂可谓是得心应手,笔下如有神助。
很快到了傍晚,第二场文考也接近尾声。
姜颂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试卷,确认无误后,轻轻吹干墨迹,将其折叠整齐,放置在号舍的一角,等待收卷。
考场内,其他考生或眉头紧锁,或奋笔疾书,气氛紧张而凝重。
姜颂则显得较为从容,她开始闭目养神,取出干粮和水壶,补充了一些体力。
该做的事已经做了,今夜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一番,明日还有最后一场文考,需养足精神应对。
“咚咚咚!”
第三日的锣鼓声在清晨再次响起,宣告着最后一场文考的开始。
这一次,考官带来的试卷上,题目更加复杂多变,涉及到了武道理论的深层次探讨,以及对于古今武道名家思想的辨析。
不仅限于单人对战,还上升到武道在战争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武道修炼促进个人心性修养等更高层次的议题。
姜颂面对这些题目,依旧保持了冷静与专注。她深知,这不仅是对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她思维能力与视野广度的挑战。
她回忆起青云先生在课堂上讲述的武道哲学、武道精神与治国理念的融合等宏观层面。
“武道,不仅仅是技艺的磨练,更是心灵的修行。在战争中,武道家应以其超凡的技艺与坚韧的意志,成为保护弱小、维护正义的先锋……”
姜颂深吸一口气,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答题之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