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方的经济发展政策完全是以GDP的增长为导向的,忽略了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协调。
这就加剧了埃塞俄比亚国内的矛盾,不仅破坏了可持续发展,还造成贫富差距过大,引发民族矛盾。
并且内部一旦出现裂痕就很容易让外部势力趁虚而入,老美在这个时候参与进来,支持埃塞俄比亚多个州搞独立,内战自此爆发。
战火一旦在国内蔓延,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了。
埃塞俄比亚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导致到处都是烂尾楼,那种半截盖好的楼房,空荡荡地立在城市的四处。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楼烂尾了,但底层却住满了人,或者干脆开门营业做起了小生意,真的没浪费一点地方。
埃塞俄比亚的许多生活方式居然和欧洲有几分相似。
面包、咖啡、西餐,这些都是日常。
除了本地话,英语也说得不赖。
虽然这里的基础设施和欧洲比差了不止一条街,但生活方式嘛,还是紧跟潮流的。
做事不急不忙,拖拖拉拉是一种常态,有时候一个任务要拖好几天。
理由也是五花八门:肚子疼、老人去世、朋友结婚,反正你只管着急,他们只管慢慢来。
晚餐过后,他们本想四处逛逛,但齐恩却极力反对。
此次出行,奥德彪仅带了齐恩一名保镖,且因飞机安检限制,他们无法携带武器。
为确保安全,大家只得稍作游览后便返回酒店休息。
他们所住的是一间标准客房,瓦尔特十分懂事地选择了打地铺。
对他来说,能跟随奥德彪外出求学、已是难得的机遇。
即便睡在地板上,也远胜过昔日那简陋的草窝。
奥德彪提议多开一间房,但瓦尔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每一分钱对他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齐恩对此并不在意,他作为奥德彪的保镖,更注重的是确保奥德彪的安全,而非住宿的舒适度。
克莱尔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睡地铺的安排。
洗漱过后,四人围坐在一起闲聊。
聊天中,大家得知克莱尔的名额是用钱买来的。
他的父亲花了300万布朗,从一个贫困学生手中买下了这个名额。
那个学生或许并不知道,他放弃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更可能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众人并没有因此鄙视克莱尔。
命运有时就是如此不公,有钱人能轻易得到的机会,对于穷人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他们理解克莱尔的选择,也明白那个放弃名额的学生的无奈。
300万布朗对于奥德彪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却是一笔能够改变命运的巨款。
在这个世界上,穷人总是面临着更多的无奈选择。
次日,四人终于踏上了前往迪拜的航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