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东西都被上层有意无意的直接剔除了,只是单纯的把道教当成了一种维稳的工具。”
维稳的工具?众人脑海里冒出这个问题,随后都盯着李恩凡。
“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统治者其实一直都对道教抱有很大的戒心。”
“这个戒心,就造成了佛教在南北朝时期极盛的景况。”
“为何会这样?”
“因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的统治者,他们的触角,是延伸不了最底层的。”
“除开本朝,历史上所有的王朝,他们都掌管不了最底层。”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宗教这个极易传播,又非常容易掌管的事物就被统治者拿了出来。”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就是如此。”
“南北朝时期,因为长期处于战乱和分裂状态,底层可以说困苦不堪。”
“而佛教,这种宣扬“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就被统治者发现。”
“这对底层来说,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帮助底层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安。”
“而最重要的,长期处于战乱和不稳定的状态,底层信奉的只有武力。”
“在这种情况下,统治就非常的不稳定,底层极容易被煽动造反。”
“所以,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极其的兴盛,被朝廷大力的传播。”
“比如,南朝的梁武帝就大力提倡佛教,修建了大量寺院,甚至亲自参与佛教活动。”
中原的宗教,在什么时候发展的最为迅速?一个王朝统治不稳定的时候!
“至于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其实你们可以把佛教看作是一个“人”。”
“而这个“人”,他的权势要是威胁到了皇帝怎么办?”
狡兔死,走狗烹。
在座众人的脑海里很迅速的冒出了这么一句。
“就是你们想的那样,所以三武一宗才会灭佛。”
“统治既然已经稳定了,那上层和中层就不再需要佛教,至于底层?一个王朝的触角本来就伸不到底层。”
“并且,底层信奉佛教不再造反,也是统治者愿意看到的。”
“而隋唐时期和北宋时期,道教能很快的发展,也是统治者把这些教派,真正的当成了“臣子”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等等...你说臣子?”
李恩凡点了点头,很肯定的说道:
“不错,是臣子,但这个臣子,是打上一个引号的。”
“为什么要打上引号?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是人。”
“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统治者对宗教一直是比较忌惮的。”
“但南北朝之后,统治者突然发现了佛教这个宗教之后,他们就发现,宗教这种事物,对他们维护底层的统治,有极大的帮助。”
“所以,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把宗教纳为了自己的“臣子”。”
“可一个没有威胁的“臣子”,他必然就会一步步的发展壮大,最后威胁自己的统治。”
“这个时候,皇帝最为重要的手段,制衡出现了。”
“道教就自然而然的被统治者提了上来,与佛教打擂台,相互对抗。”
“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一直让统治者对道教有忌惮。”
“在最开始,就很顾虑这一点。”
“但道教里面,是分派别的,有很多的派别。”
“所以,皇帝只要稍微透露出一些要扶持道教的意思,那肯定有些派别就会屁颠屁颠的跑去朝廷。”
“而为了迎合统治者皇帝的需求,道教就剔除了许多的东西。”
“留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对朝廷无害的思想和行为。”
“如:修仙、清静无为、炼丹等等,这些是不是对统治无害?”
“佛教也是如此。”
“所以,你们把这两个宗教看成是两个“臣子”,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这倒是新奇的一个观点。
苏轼眼睛发亮,直直的盯着李恩凡。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把宗教比作“臣子”。
细细的想来,也确实没有什么错误,因为这两个臣子,都替皇帝管理着底层。
“其实这也能解释,为何历史上的诸多帝王,他们明明知道宗教的危害,却还是会扶持宗教的原因所在。”
“比如朱元璋,他最早是当过和尚的,也知道佛教是什么德行,可他为什么后来还是要扶持一把佛教?”
“因为佛教替他掌管着底层的思想。”
“并且还有一点,封建时期的X教,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朱元璋可是加入过元末时期白莲教的。”
“所以肯定知道那些X教对底层有着怎样的煽动能力。”
“而佛教也是替统治者对抗着这些X教。”
“毕竟佛教就在那里,哪怕它发展壮大了,大不了再施行一场灭佛运动就行了。”
“可X教?白莲教消灭了几百年,从元末一直活跃到清末,这些X教一看就知道难以消灭。”
“所以,道教和佛教,有时候也像是两个“武将”,替统治者对抗着入侵底层的思想。”
在座众人恍然的点了点头。
“没想到,古代宗教能发展竟然是这样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是底层的需要呢,没想到,竟然是统治者的需要。”
“也难怪,毕竟历史上能发展和流传下来的,都是迎合了统治者的要求才能保存流传下来。”
罗阳感慨了这么一句,对封建时代的皇权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本就是如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句话其实代表了很多的意思。”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