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不把大同的军报说清楚,到底是猫儿庄之战,还是阳和之战?”
“只是给了一个暗示,七月十一日猫儿庄之战,七月十五日阳和之战。”
“这中间还有两日是朱祁镇集结军队,并且军队还是七月十六日出发。”
“这就是一种思绪的引导,让你自己以为是猫儿庄之战。”
“但如果真是猫儿庄之战军报的话,大同总督宋瑛等人,为何要出城应战?”
“史书说是太监郭敬作祟。”
“但到底作了什么祟?史书还是不说清楚,就只是说了作祟。”
“猫儿庄之战失败,很正常,因为猫儿庄没有什么防守的建筑。”
“但阳和是不一样的,阳和严格的来说,是被称为阳和口。”
“这个口字,就很能说明问题的所在了,但为何大同的总督宋瑛等人会出关迎战呢?并且还只是率领了一万人。”
“如果是太监郭敬的原因,那好,这个锅就在郭敬的头上,但如果不是呢?”
“如果是大同的总督宋瑛执意要出出关迎战呢?”
“可能有人会说怎么可能?宋瑛有这么蠢吗?”
那个时候的明军,还真的有些事情说不好!
冯建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史书关于土木堡之变之前的记载,随后又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说道:
“正统十年十一月,明英宗朱祁镇接到报告说来朝贡的瓦剌使臣随行物品中携带了大量盔甲兵器弓箭铳炮,经过调查发现是大同、宣府等地走私商出售。”
“鉴于此时明朝还在严格管控火器制造技术于两京,能合法制造火器的边地卫所少之又少,显然走私商跟明军脱不了关系。”
“于是朱祁镇给当时大同总兵武进伯朱冕和宣府总兵等将官下了一道敕令,让他们今后严厉打击走私行为,若再有发生严惩不贷。”
“正统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明朝宥镇守山西太监郭敬罪,初敬部下军王兴欲以盔甲易外夷马,被军赵真白其事。”
“正统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明英宗谕石亨:“朝廷简命内外重臣共守边境,今尔闻有声息,领军出廵总兵镇守官武进伯朱冕、太监郭敬既不肯奏又嗔怒尔,其曲昭然在彼,已遣勑切责之。”
“正统十四年,太监郭敬私遗胡寇兵器,则潜为蒙蔽。”
说完这些,冯建饶有兴致的看着众人说道:
“太监郭敬一个人就能走私火器?”
“明军的问题很大,非常大!”
“如果真要以阴谋论的角度去思考,我觉得不是什么文臣的阴谋,是武勋的阴谋。”
“走私火器这种事,要说只是边军的行为?那我是不信的。”
“朝中有没有参与这件事的?你们以现代的大走私商角度去思考,觉得有没有朝中大官的参与?”
“所以土木堡之变,有没有可能,是武勋给的朱祁镇一个惊喜?”
“因为查走私的事情,所以武勋干脆就给了朱祁镇一个天大的惊喜?”
“正统十年开始查走私,正统十三年朱祁镇斥责石亨,随后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发生。”
“要从阴谋论的角度去看,那武勋也是有可能的。”
武勋?众人惊愕的看着冯建,没想到武勋的问题这么大?
“所以,不要以现代的军队滤镜去看那时候的军队和武勋,问题很大的!”
“话又说回来,这个石亨是谁?”
“可能有反应过来的,知道这个石亨,就是和张辄、曹吉祥等人参与夺门之变的一个武将。”
“但除了这个之外,石亨之前的事,你们知道吗?”
“石亨最早是继承其伯父职务,任宽河卫指挥佥事。”
“1436年,石亨升为都指挥佥事。不久,任参将,辅助武进伯朱冕守大同。”
“1441年,石亨上奏章,建议朝廷发给耕牛种子,让军队开垦边塞土地以增加军粮。”
“次年,又奏请朝廷,建议在大同西路边境修筑堡垒,囤积粮草,均得到英宗采纳。”
“此后,石亨在红城、延安、金山等地,多次击败瓦刺军,以功先后升迁都指挥使、都督佥事。”
“为给朝廷广泛搜罗人才,石亨请求仿效汉唐制度,除保举以外,还要设立军谋宏远、智识绝伦等科,对拟将任用的贤士先要述职自陈,再行试用,最后方可任职。”
“1449年,从于谦守京师,击退瓦刺军,封镇朔大将军。”
“之后就是参与夺门之变,然后1460年,以叛逆罪死于狱中。”
“从这去看,石亨是不是一个人才?”
“在也先进攻大同的时候,他和总督宋瑛等人一起大战于阳和口,最后就他一人跑了回来。”
“降官募兵,立功赎罪。经尚书于谦推荐,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
这么一个人,竟然是参与夺门之变的武将。
众人皆是挠了挠头。
“随后,我们再说到最开始的那段记载,大同军报到了京师。”
“如果这军报是阳和口的军报,也就是七月十五日之后的军报,那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御驾亲征,问题就很大了。”
“如果真按史书的猜想,那就只能是猫儿庄之战的大同军报。”
“但说真的,朱祁镇收到了军报,决定御驾亲征,这件事只能是阳和之战的军报。”
“不然的话,大同总督宋瑛已经把也先打退了呢?朱祁镇还御驾亲征什么?”
“所以只有阳和之战失败,死了太多的人,军报到了朝中,已经开始商量派人去击退也先,朱祁镇才有可能御驾亲征!”
“但遗憾的是,史书并没有说清楚是什么军报,只是暗示说是猫儿庄之战。”
“随后史书又开始加入个人主观的臆测。”
“什么臆测?大概是巡夜士兵弄出了异样声响...误会很快澄清...一场虚惊无疑给出征带来了不详的征兆...”
“这不是个人主观的臆测是什么?”
“所以,综合来说,从时间点,行为,还有史书的春秋笔法来看,土木堡的问题确实是很大,非常大。”
“武勋有可能,文臣也有可能。”
“但说了这么多,其实都只是后世的猜测罢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谁也不知道。”
“可有一个问题很显着,你们其实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人也都没有发现。”
“为何朱祁镇御驾亲征,会有这么多的文臣跟随?!”
听到这个问题,众人一下子愣住,随后惊愕的面面相觑。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