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众皇亲国戚勋贵大臣,不约而同的纷纷上书,奏疏摆满了朱由检的案头,都是为代王,晋王,朱纯臣等人说情。

理由无非就是从严处置会引起不安,引发政局动荡,劝朱由检应以宽仁为本,仁德大量,不可擅杀宗室,对勋贵也应网开一面,否则会让天下人感到寒心。哼,我看不杀才会让天下人寒心。

特别是蜀王朱至澍和福王朱常洵,楚王朱华奎三人的奏疏,更是将矛头对准朱由检,说他不念亲情,旧功,天性薄凉,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苛待宗室,勋贵,不维护朱家的江山。

蜀王朱至澍的奏疏里,有句话让朱由检破防了:“父母生养之恩重如泰山,宗室血脉之情阔如江海,弃之不顾者,岂非不孝?”

“圣朝以孝治天下,亲恩罔极而弗念,伦理尽废,何异于走兽飞禽?行同逆贼禽兽,德亏行秽,世所不齿!望陛下好自斟酌。”

“吗的!”朱由检的暴喝声在乾清宫内响起,他被气得浑身发抖,像一头红眼睛的斗牛,正要择人而撞。

殿内太监宫女,被这雷霆之怒吓得赶紧跪在冰冷的石砖地面上,生怕引来大祸!一直在朱由检身边伺候得久了的太监,心里嘀咕道:怎么陛下最近老生气?

平时陛下一直宽厚仁德,有时还会关心他们这些人,可一旦他发起火来,没谁敢说话,除了司礼监掌印王承恩。

王承恩见状,快走了几步到朱由检身旁,微微弓着身子,轻声说道:“陛下息怒,切不可因一时之气伤了身子,陛下的苦心,日后几位王爷们会明白的。”

蜀王,福王,楚王都是你朱家的人,我一个外人也不好过多置喙。

可朱由检听了却更生气了,踏马的,老子的苦心,他们这帮整天沉溺享乐,鼠目寸光,要钱不要命,纸醉金迷的蠢货,能懂?

先说蜀王朱至澍,在天府之国四川,不但霸占着成都平原的大部分良田,在成都周边还有二十多座行宫,日子比老子这个皇帝过得还滋润。

陆釴在《病逸漫记》里说道:“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

谭纶也称:“蜀府之富,甲于天下。”

可这朱至澍干了什么?有着上千万两身家,在张献忠挥师入川后“慷慨解囊”,发银三万两犒重庆师,二万两给成都兵。

四川巡抚刘之勃请求他借钱助饷、募兵镇守成都。

可他是怎么说的?

“孤库中钱粮有数,只有承运殿一所,老先生等拆去变卖充饷。”

最后张献忠杀入川中,他带着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的穿街过巷,想跑去云南,可老百姓不干啊!

哦,你生于斯,长于厮,我们整个四川供着你,养着你,现在贼兵打过来了,你就要抛弃我们?天理何在!百姓愤怒到了极点,群情汹汹,打砸了车队,他只能打道回府。

最后在张献忠攻破成都的时候,投井自尽。

福王朱常洵更是了得,引发国本之争的是你,就藩洛阳,有上万顷良田的是你,在藩地垄断卖盐生意的是你,奏讨淮盐三千引的是你,河南受大旱和蝗灾,百姓颗粒无收,出现“人相食、易子而食”的饿殍遍野惨状,无动于衷的还是你。

多亏了李自成,不然你这种人还在享福!吗的,不如让这大明江山毁了算了,老子辛辛苦苦添砖加瓦,你们在背后拆台!总有一天老子要把你们全霍霍了!

至于楚王朱华奎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是不是上一代楚王血脉还不好说,张献忠兵临武昌的时候,武昌官员请求他出资助军,他是怎么做的?

嘿嘿,拿出了一把裹金交椅,称“此可佐军,余无有”,一毛不拔,令守城将士大失所望,得没钱我们拼什么命?还是投降吧。

事后张献忠却从楚王府搜出了数以百万计的金银。

我只能说明末这些藩王,已经不是蠢能形容了的,可能只有弱智这个词,稍微能配得上他们。

见朱由检仍是狂怒不止,王承恩适时递上一杯暖茶,朱由检接过一口全灌了进去,心情这才稍稍平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