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她的身份

在慕容桓为萧慕宸医治寒毒之时,紫薇宫里已然是气氛凝滞,寒风瑟瑟一片了,数名宦官宫女跪倒在地,抖如筛糠。

地上正铺展开一道长长的卷轴,上面书写的内容全是郭弘霸所招供的罪行。

女帝威严的坐在上首,身着一袭龙纹玄袍,九珠冠冕之下一张仍不失青春媚色的脸上盛满了愠怒。

“魏王,你作何解释?”

魏王武承嗣吓得冷汗涔涔,跪伏在地。

“姑母,那两个谢氏女子确实是侄儿手下的护卫所杀,可侄儿杀她们也是为了自保,以及为了保住我们武家的秘密,这两名女子本就是来行刺邱神绩与侄儿的,而且她们还偷听到了侄儿与他人的密谈,所以侄儿……”

“朕问的不是此事!”女帝冷声打断。

武承嗣又将话锋一转:“郭弘霸蓄养门客,私造兵器,并非侄儿授意,邱神绩为了邀功杀害一城之百姓也并非侄儿的指使,侄儿承认,这两人确为侄儿所用,但他们做了什么事情,侄儿并非全然所知啊!”

“姑母,侄儿对姑母绝无二心,姑母您应该是知道的,若没有姑母,就没有我们武家之今日,承嗣怎会如此愚蠢做出背叛姑母之事。”

其实除了不会,更多的是不敢,女帝的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他在二十多年前就见识过,因忌惮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以及其女儿魏国夫人得宠于高宗皇帝,竟然借她两个武家亲哥哥的手在一次进贡之时毒死了亲外甥女贺兰敏月,之后又借贺兰敏月的死诬陷武元庆与武元爽有不轨之心,致使他父亲武元爽与堂伯武元庆遭到流放,并在流放途中死亡。

真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仅一招便除尽了武家所有对她不忠之人。

之后女帝本来想栽培自己的外甥贺兰敏之为自己所用,却不想贺兰敏之却因为自己母亲与妹妹的死对她生疑且多有怨恨,为了免除祸患,女帝干脆将贺兰敏之也流放并杀害。

若不是因为在权势的斗争之中,她势单力薄没有外戚力量的支持,也不会想到在贺兰敏之死后又将本流放在岭南之地的他与堂弟武三思一并召回,作为她登基为帝的左膀右臂。

在这场权力角逐的漩涡之中,感情从来都是虚无缥缈最廉价的东西,唯有利益在先,方可谈感情。

武承嗣说到此处,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仿佛情到深处甚是委屈。

女帝似乎又有些心软,道了句:“行了,别哭了,如意楼命案与郭弘霸私造兵器暂且不说,他在这份告罪书里招供的你派他去刺杀孝敬皇帝李弘的遗孤又是怎么一回事?”

“弘儿什么时候有一个遗孤了?”

武承嗣便抬首道:“姑母,当年孝敬皇帝之死本就是一个谜,因他之死,那些世家大族们便大肆造谣说李弘是姑母您所杀,以此来离间您与高宗皇帝之间的信任,但侄儿知道,这其实是姑母您心中的痛楚,虽说孝敬皇帝至死无子嗣,可侄儿后来从东宫的一位内侍手中得到过一本手札,里面有记录一些有关先太子李弘的隐密之事。

李弘曾与身边的一位医女互生情愫,有暗环珠胎之嫌,后来太子妃裴氏更是在临死之前认了一个孩子为自己的子嗣。

侄儿怀疑这个孩子就是那个医女所生,也便是孝敬皇帝李弘之女!”

“竟有此事?”女帝微讶,旋即又道,“可即便如此,弘儿有孩子那也是好事,你为何要派人去追杀她们?”

“姑母有所不知,当年便是河东裴氏大族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您称帝的,而且姑母可还记得李淳风在临死之前所留下的最后一则预言?”

女帝略一思忖道:“是有传言李淳风有预料到我大周将来的命运,甚至是千年之后的未来,可没有人知道那则预言到底是什么?

李淳风曾经也与太宗皇帝说过,不可道破天机,更不可强行改变命运,否则这世上还会有另一个影响天下命运的因素存在。”

“可是姑母,倘若侄儿知道呢,既然已经知道这个影响我大周命运的人是谁,难道还要留着她吗?”

武承嗣这样一说,女帝心有所动,又微停顿了下来。

“你知道是谁?”

“是,是一个身上有梅胎记的孩子,侄儿猜测,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孝敬皇帝李弘之女!”

话音刚落,便听得一声拍案巨响。

女帝厉喝了一句:“胡说八道!”

武承嗣也吓得一哆嗦,赶紧伏首在地,哭道:“姑母,侄儿句句发自肺腑,句句属实啊,侄儿也是为了姑母的江山稳固着想啊!”

女帝似乎也有些无奈,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叹息道:“好了,为了坐稳这个帝位,朕已经杀了一些门阀士族了,有好一些也是无辜受牵连,朕也知道,但这个天下,有才能的终还是那些积累了千年文化底蕴的世家子弟居多,朕还需要用人,不能对他们赶尽杀绝!”

言罢,又肃容看向武承嗣:

“朕也知你现在心中对子城不满,但子城这个孩子,朕愿意信他,现在也更需要用他,所以,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明日在百官弹劾你之前,你自己先递交一份辞呈上来!”

说到此,一甩龙纹玄袖,“先回去吧!”

听到递交辞呈二字时,武承嗣脸色大变,大喊了一声:“姑母!”

“回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