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周瑜要倒反天罡?萧和:我信你个鬼,你小子要学董卓啊!
南陵城,中军帐。
“我七万大军已整装待发,只等兄长一声令下,水陆大军顺流东下,可直扑赭圻城。”
“据我细作回禀,周瑜已退至赭圻城,兵不满万,船不过百。”
“北岸濡须口徐公明所部曹军,兵力也不过万余人,且迟迟不敢过江,分明是意图自保。”
“我大军水陆并进,踏平赭圻,扫灭周瑜残部当不在话下。”
“赭圻城一失,江东再无屏障,周瑜所部一灭,秣陵将无兵可守。”
“我军攻破秣陵,收取江东,将易如反掌也!”
关羽指着地图,勾画着即将展开的战略。
刘备捋着细髯,听着关羽描述不住点头,脸上是志在必得之色。
几场大胜下来,江东军已彻底被打残,孙权可以调动的力量,只剩下周瑜那一万残部。
七万士气如虹的将士,收拾一万军心低落的敌军,不说是摧枯拉朽吧,至少也是十拿九稳。
刘备志在必得,诸将亦无不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伯温,云长所谋方略,你看如何?”
刘备笑看向了萧和。
“云长将军的战略自然是没问题,不过…”
萧和话锋一转,却道:
“周瑜且不说,孙权此贼最是能审时度势,他应该能看清楚,以他现下困境,就算是其父孙坚复生,也绝难守住江东。”
“继续负隅顽抗,秣陵城破之时,只怕就是他和他孙氏一族覆灭之日。”
“这般绝境之下,以孙权的奸滑,他还会如我们所推演的这般节节抵抗,直至破城人亡吗?”
听得萧和这番话,法正点头道:
“伯温军师言之有理,孙权绝不会坐以待毙,明知不敌我军,还坐等我军杀上门来。”
刘备也深以为然,遂又问道:
“那依伯温之见,那孙权又会如何垂死挣扎?”
“降曹!”
萧和斩钉截铁给出了判断。
众人一怔,面露茫然。
孙权此前不是已经降过曹操了么,不然怎么换取了曹操派三万大军过江相助?
“孙权上一次的降曹,不过是名义上的归降,曹操得了面子,里子仍在他自己手里。”
“这一次不同,他已走投无路,必会将面子里子都献给曹操,以保住他和他孙氏一族的性命,换一个富贵余生!”
萧和给出了解释。
众人恍然大悟。
“伯温你的意思是,那孙权竟会放弃他江东基业,这次要将江东诸郡,以及手中军政大权,全都献归曹操,他亲率孙氏一族过江降曹?”
刘备眼中带有几分奇色,似乎不敢相信,孙权能放下一方诸侯的地位,放弃尊严风骨,甘愿向曹操屈膝下跪,以换一个苟且偷生。
毕竟,你孙权不是谋臣武将,你是一方之主啊!
国亡了,臣子可以改换门庭,你身为君主,不应该死于社稷,以全名节的吗?
“主公别忘了,孙权可是个视信义为粪土之徒,这样一个唯利是图,寡廉鲜耻之徒,主公觉得他会为了所谓尊严名节,就赔上自己的性命吗?”
萧和冷笑着反问,一番话扒下了孙权的底裤。
刘备若有所悟,微微点头,正要开口时。
亲卫入帐来报,言是江东使者鲁肃已至营外,请求拜见刘备。
“鲁子敬?”
刘备不由面露奇色。
帐中众人,亦是对鲁肃的到来,皆是大感惊奇。
这位江东使者专业户,两度出使,每次都信誓旦旦的表明了孙权结盟的诚意。
结果呢,孙权却两度背盟偷袭!
现下当此江东势危之际,鲁肃又一次出使前来,莫非是孙权故伎重施,又想玩求和的把戏?
“孙权那无耻之徒两次背信弃义,鲁子敬屡屡失信于吾,不见也罢!”
刘备心有恼火,干脆见也不想见鲁肃,摆手示意直接打发他走。
萧和眼眸微转,却道:
“孙权虽然无耻,不过这鲁子敬却有君子之风,和相信孙权两次背盟,他也是蒙在鼓里。”
“我有种预感,这次他前来,应该不是想为孙权求和,主公不妨见一见他再说。”
刘备本就是宽厚之人,听萧和这么一解释,便觉鲁肃确实无辜,遂是收起了恼火,令将鲁肃传入。
不多时,鲁肃踏入了帐中。
再见刘备,再次看到萧和,他心中是感慨万千,往事种种浮现眼前,脸上不禁掠过几分惭愧。
“鲁子敬,别来无恙啊。”
“你此番前来,不会又是为孙权那厚颜无耻之徒,来向吾求和的吧。”
见归见,刘备心中仍存芥蒂,言语中自有几分讽刺意味。
“前尘旧事,肃有愧于豫州,不提也罢。”
鲁肃苦笑着摇头自嘲,尔后深吸一口气,郑重其是道:
“肃今日前来,乃是受公瑾之托,前来向刘豫州请降!”
周瑜请降?
刘备神色一震,惊奇的目光看向了萧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