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见赤狐!
滴水穿石,奔腾化川,百川归海,成沧海势……
一个个关键词在谢安的脑海中闪过。
这是一门能够冲破武道宗师的顶级内劲法!
相比白天谢安在镇魔司藏书楼看到的那些内劲法,高级不知多少……
要知道,景泰建国至今,整个南州也才两个宗师!
可见诞生一位武道宗师何其不易。背后需要的资源,天赋,功法,宝药,机缘等等……那是不敢想的。
长公主出手就送一门顶级内劲法。
不是一般的大气。
礼物过于厚重,谢安捏在手里都感觉沉甸甸的。
不过谢安也没含糊,直接便收下了,谁让自己现在缺这个呢。至于长公主的好,想着以后从别的方面给长公主找补回来。
道了声谢,谢安又问询了水滴内劲法的诸多注意事项。苏玉卿都耐心的一个个做出解释。
一番交流结束,谢安对水滴内劲法也有了一个细致的了解。
总的来说,这门内劲法并不算刚猛,讲究循序渐进,积少成多。越到后面,威力越发的雄浑。倒是和谢安修炼的养生功较为契合。
这一套,谢安熟悉。
的确是最适合自己的内劲法了。
可见长公主为自己真是煞费苦心。
告别的时候,苏玉卿还不忘提醒谢安,“你无需过于但心李昊他们为难。只需加紧练功,尽快把实力提上来,早日破九重武师。到那时,你才真正拥有应对时局的能力。你的舞台不在这里,在京城。还六年,要加紧。”
“多谢长公主提点。”
出了后院,谢安把碗筷送入厨房。
春兰恰好在厨房忙活,见状后赶忙接过托盘,看了眼菜盘子里几乎没怎么动的笋片,红烧肉,清炒油麦菜……不由在心头嘀咕后院的大人物真是浪费食物。
谢安回到中庭,关上大门。
树墩仍旧没长出新芽。
谢安还凑过去,沿着树皮缝隙仔细查看了一遍。
万一树皮缝隙里凸出个小小的胚芽呢……
然而并没有。
谢安略感失望。
每天两次施肥可是不曾间断的,每天在这树墩上消耗的银子就一百五十两……虽然获利百倍,但也觉得施肥不便宜。
苏玉卿给的培育手册,的确有用。但并非决定性的因素。
它的生长并无明显的规律。
回到房间,谢安翻开一本册页。
上面是雨荷的笔迹,详细记录了宝植每天的发育情况,以及施肥的时间和用量。
极为详细。
谢安一页一页的翻找,试图找出宝植的生出嫩芽的规律。
最后用狼毫笔圈出三个关键词。
冬雷,寒,雪。
大乾并无精确的温度测量工具,也没有这个定义。但已经有类似的描述,譬如雨荷就在册页上用:冷,寒,极寒,来区分每天的温度。
最后,谢安做出一个粗略的判断:雪和冷天是宝植生长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越冷的天气,生长越快。而冬雷,类似催化剂,可以让宝植迅速发芽长大。
最近几天接连下雪,但是宝植没长出胚芽,应该是天气不够冷。
谢安根据册页的记录,觉得自己的判断不会错。随后他便来到屋檐下,看向漫天飞雪,不由发愁。
如果接下来一直不降温,那也不行啊。
“不知道接下来几天是否会降温,要是有天气预报就好了……”
大乾的人通过观察云彩的形状、颜色和动向来预测天气。还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每种云都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此外,还会根据风的方向来判断天气,如“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
还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燕子低飞、青蛙鸣叫、蚂蚁搬家等都是下雨的前兆。
这些满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耕种没多大问题,但满足不了谢安的需要。
“可惜这里不是京城,不然可以问问司天监。就比较准确了。”
大乾有一个专门用来研究天文历象的机构——司天监。据说里面的人多为一些精通异术的奇人,钻研天象,推算历法,可以精确预知接下来的天气情况。
这对朝廷治理天下,应对灾难,亦或朝廷举办大典择选黄道吉日……都有极大的帮助。
可青乌县不过一座边境小城……
谢安放下册页,揉了揉太阳穴。
这宝植发不发芽,只能看老天爷了。
关上房门,谢安盘坐下来翻看水滴内劲法,脑海中想着方才苏玉卿的讲解,然后照着心法开始演练。
水滴内劲法的核心,就是把全身的内劲,看作一滴滴的水。
分则漫天水滴,合则滔滔大河。
意境很是唯美。
但是淬炼起来,难度非常大。
光是入门,就不容易。
这要求对内劲的掌握达到纤毫入微的程度。难度之大,比串联虎形气功要难上太多。
但谢安却觉得这是自己目前最大的短板。
此前谢安靠着养生功的势能,快速把内劲提升到了第七重,存了拔苗助长的意思。导致谢安连内劲法都没修炼,对内劲的掌控非常的粗糙。
现在等于是恶补基础,补修内劲法。
只有对内劲掌控到了纤毫细微的程度,才可能更进一步。
滴水内劲法,无疑最适合谢安。
诚然,这或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谢安熬得住。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谢安仍旧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唯一和先前不同的是:为了不给李昊留下攻讦的把柄,谢安去镇魔司较为勤快,也会在镇魔司多滞留一点时间。那也无非就是多跟陈铁他们喝几杯茶而已。
其他的时间,谢安都在用心打磨虎形气功,明玉功,和水滴内劲法。
进度非常缓慢。
当真是水磨工夫。
好在谢安并没有心浮气躁,仍旧孜孜不倦的坚持。
七天后,入夜。
亥时初。
刘春风尘仆仆的找上门来。
谢安收功起身,开门迎接刘春入门,“刘都头,可是上次拜托你的事情有结果了?”
刘春跑的很急,额头都涌现出细密的汗珠,“刚刚得到消息,谢总司若是得空,那便跟我来。”
“走。”
怎么能没空。
宝植没再发芽,可谢安却还心心念念着白狐的白蛹石呢。若是早日凑齐一万缕妖精气,便可把胎息功也给进阶成玄武呼吸法。这若是进阶成功,谢安估摸着会比明玉功还要厉害。
刘春是骑马来的,马儿就在谢府外。
可只有一匹。
尬住了。
谢安越发意识到弄一匹宝马的重要性。虽然他催动明玉功的速度比马要快的多,但这消耗也大啊。若是遇到个远程的路,赶过去就气喘吁吁了。哪有骑马来的轻松快意?
最后,谢安去不远处的唐家堡借了一匹马,这才跟着刘春一路疾驰,到了城东边缘的一处小贩家里。
房子不大,有个小院。
院子里堆满了竹子,还有打磨好的竹片。有个穿着破旧袄子的汉子正在客厅里,挑着油灯,编织草席。
刘春进门就喊,“刘大,快把手里的活儿放一放。这便是我跟你提过的,谢总司。”
那汉子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做了个大礼,“草民刘大,见过总司大人。”
“免礼。”谢安将他扶起,“我就是来问点事,无需紧张。把你知晓的告知我便是。”
见谢安如此亲和,刘大的紧张感消去了大半,一五一十的说,“草民主要以织席贩履为生,偶尔也会做些葛布的袋子,衣服。城里用葛布的少,上次刘都头给我的那个葛布袋子,就是我做的。”
谢安听了大喜,给了刘春一个眼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