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乌兰布通就在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部,地处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脉与阴山山脉交汇处。离京城也就五六百公里。
当地有一山峰,名乌兰布通峰。是该地的重要地标,山虽然不高大,但山南坡是陡峭悬崖,无法攀登,山北面则居高临下,利于据险扼守,山顶比较平坦,可屯集军队。
噶尔丹来到此处后,就屯兵于乌兰布通峰顶。
乌兰布通山下到处都是山林,而且沼泽密布,易守难攻,噶尔丹选择这里决战,的确是用心良苦。
朱由检带兵十万御驾亲征到乌兰布通,扎营十座,连绵十里,旌旗密布,遮天蔽日。
第二日,朱由检率众人出营,与准噶尔部八万骑兵对垒。
朱由检命令李过带天龙军做为左翼,吴三桂带本部人马为右翼,自己和雨青云坐镇中军。
透过军事望远镜,朱由检仔细观察了一下对面的阵型和布置,不由得大吃一惊。
根据历史资料,朱由检得知准噶尔人把一部分军队安排在密林之中,随时准备出来突袭大明王朝的军队。
其主力在乌兰布通山下布置了庞大的驼阵,那准噶尔军的驼阵,是他们精心布置的防御工事。他们将大量的骆驼缚蹄卧地,背负木箱,箱上蒙着浸湿的毡毯,排列成一条如同城墙般的防线,称为“驼城”。
这些毡毯浸了水之后,极其厚重密实,普通火枪根本无法穿透,可以有效的防御枪弹的攻击。看样子准噶尔部为了和大明争夺天下,早就探明了明军的虚实,针对明军装备大量AK步枪和机枪的事实,而开发出来的驼阵。
这些骆驼经过长期的训练,在炮火的轰鸣中依然能够保持镇定,为士兵们提供了坚实的掩护。驼阵内部,准噶尔军的士兵们隐藏在木箱之后,手持各种武器,严阵以待。
而且这些骆驼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背负从沙俄购买的小型火炮,攻击的时候能作为炮台,撤退的时候,驼着火炮就跑,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炮台。
这驼阵与影视资料的介绍并无二致,只是不知是否与历史资料介绍一样,能否抗住明军的进攻。
准噶尔部布防严密,朱由检无从下手,于是先命令孔有德带领炮营开始炮击准噶尔部。
明军几百门火炮开始炮击准噶尔部,这炮弹呼啸而过,砸向了密林之中,结果效果很不理想,因为密林的缘故,无法准确命中准噶尔军队位置,虽然能有效杀伤一部分军队,但是大部分的准噶尔人依据地形和密林的掩护,死活不出来。
乌兰布通山岗之上,林木异常茂密,枝叶交错纵横,仿佛给明军的火炮设下了天然的屏障,极大地限制了火炮威力的充分发挥。
炮轰驼阵效果也不明显,那些骆驼被训练过,面对狂风暴雨般的炮击依然能够保持镇定,竟然不挣扎。当然,它们想挣扎也没有用,蹄子已经被结实的绳子绑住了。除了炮弹能精准命中骆驼,别无他法。
不过第一轮炮击过后,还是弄死一百多匹骆驼,驼阵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