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档案员陈默。本章内容是根据江西抚州市网友“青石巷故人”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以下文字经过当事人授权公开,部分细节因涉及隐私及未解谜团已作模糊化处理。

2003年7月,抚州临川区

盛夏的暴雨冲刷着青石板铺就的老街,空气中弥漫着樟木腐朽的潮气。我站在“周氏医馆”褪色的牌匾下,指尖触到门缝里渗出的黏腻液体。这是父亲失踪的第三个月,也是我第四次潜入这座民国初年建造的祖宅。手电筒光束扫过前厅,雕花木椅上的灰尘印着半枚掌纹——有人在我之前来过。

穿过回廊时,墙角的立式座钟突然敲响。指针停在凌晨三点,表盘玻璃内侧凝着一层暗红色水雾。钟摆晃动的节奏与我的心跳逐渐重合,后颈仿佛被无形的手指抚过。二楼书房的门虚掩着,泛黄的《临川县志》摊开在案头,页边空白处用朱砂写满扭曲符号。其中一页记载着1946年本地瘟疫事件,死者尸体四肢均被斩断,鼻腔填塞糯米,县志编纂者批注:“非瘟,乃祀。”

阁楼木梯在脚下发出断裂声。推开顶楼暗门的瞬间,腐臭扑面而来。三十平方米的空间内,四壁贴满褪色的黄表纸,中央石台上横卧一具白骨。骸骨胸腔插着七根生锈铁钉,排列成北斗七星状。最诡异的是颅骨天灵盖处刻着篆体“赦”字,边缘沾着未完全氧化的黑色物质——经检测为混合人血的朱砂。

2021年9月,抚州市档案馆

我以民俗研究员的身份调阅城建档案时,在1987年的旧城改造图纸中发现异常。被标注为“周氏医馆”的建筑平面图显示,其地下存在一个从未对外公开的12×12米正方形空间。更令人震惊的是,档案室管理员老吴在交接资料时压低声音:“这栋房子改建过七次,每次施工队都会失踪工人。九十年代有个记者带着摄像机进去,机器里的磁带录到女人念《汤头歌诀》的声音。”

当夜我在医院值班室接到匿名电话,电流杂音中夹杂着铁链拖地的声响。“七月半,开阴门。”这句话重复三遍后,听筒传来利器刮擦金属的刺耳噪音。次日清晨,住院部三楼洗手间的镜面上出现与老宅书房相同的朱砂符号,监控录像显示凌晨两点零七分,镜面自动凝结水汽形成图案。

2023年清明,临川区公安分局物证科

刑侦技术员小林将光谱分析仪对准从老宅取回的黄表纸。紫外线照射下,纸张显现出三组重叠痕迹:

1. 1940年代墨迹:工笔绘制的《五毒献祭图》,蝎子尾针指向医馆地下室方位;

2. 1978年圆珠笔迹:某位下乡知青记录的诡异事件:“夜间巡诊听见地下室有捣药声,次日发现所有中药柜的蜈蚣干集体头朝东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