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伦敦后,我拖着行李前往提前租好的公寓。房间不大,但干净整洁,透过窗户还能看到远处的一片绿意。收拾好行李后,我早早休息,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报到。
第二天一早,我按照地图的指引,来到了圣马丁巷的伦敦大剧院。这座剧院历史悠久,外观庄重典雅,门口的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仿佛在诉说着无数艺术的故事。我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厚重的大门。
走进剧院大厅,我发现已经有几个人在那里等候。他们穿着各具特色的服装,显然是来自不同剧种的传承人。我们互相点头致意,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的眼神中都带着一种默契。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好呀,徐老师。”
我转过身,看到一位穿着素雅旗袍的女子正微笑着看着我。她的眉眼清秀,气质温婉,正是昆曲的闺门旦——白歆婷。
我有些惊讶,笑着问道:“你怎么认识我?”
白歆婷眨了眨眼,语气轻快:“我们参加好声音戏曲特别季见过的呀。你当时唱的那段《宙》,我可是印象深刻呢。”
我恍然大悟,笑着摆了摆手:“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徐子墨就行。真好,我们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
白歆婷点了点头,笑容温暖:“是呀,这也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呢。那你叫我小白,或者歆婷都行。”
我们相视一笑,仿佛在这异国他乡找到了一丝熟悉的温暖。白歆婷指了指大厅里的其他人,低声说道:“听说这次文化交流项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艺术传承人,真是难得的机会。”
我点了点头,心里也有些期待:“是啊,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真是太好了。”
正说着,剧院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用流利的英语向我们介绍了接下来的安排。我和白歆婷并肩站在一起,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
我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表,那是瑶瑶送我的礼物,表盘上的指针稳稳地指向早上九点。已经有些磨损,但表盘依旧干净明亮,仿佛承载着无数回忆。
“瑶瑶应该下班了吧。”我低声喃喃,心里不由得浮现出她的身影。她总是喜欢在清晨的阳光中走进剧院,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那抹阳光驱散了。
我抬起头,望向窗外。伦敦的天空灰蒙蒙的,细雨绵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这里的天气和沈城截然不同,少了那份熟悉的温暖,多了几分陌生的冷清。
我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表盘。瑶瑶的笑容、她的声音、她的温柔,仿佛都随着这块表,跨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我的身边。
“瑶瑶,你现在在做什么呢?”我低声问道,声音空荡荡的在我耳畔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我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将思绪拉回现实。伦敦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我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街道上匆匆而过的行人,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伦敦大剧院的各个角落,从古典的演出大厅到现代化的排练室,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工作人员还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哑剧文化,那种无声却充满力量的表现形式让我印象深刻。参观结束后,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住处。
刚走进公寓楼的大厅,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徐子墨,你也住这里呀?”
我转过身,看到白歆婷正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小巧的手提包,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我笑着点了点头:“是啊,真巧。你也住这栋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