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能在陈庆之与王韶之间做出选择。

最终,刘备打算留王韶在此,因为王韶写了一篇名为《平贼策》的文章。

文章中所提到要平定的贼寇,并非是北海东莱的黄巾军,而是割据琅琊的泰山贼。

《孙子兵法》有言:“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其意思是,明智的国君和贤能的将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出众人,就在于事先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依靠求神问鬼,也不能凭借相似的事情去推测,更不能用日月星辰的位置去验证,必须从了解敌人情况的人那里获取情报。

北海和东莱的蛾贼迟早要平定,而在刘备的战略设想中,攻下泰山郡后,泰山、北海、东莱三郡便可对琅琊形成包抄的态势。

琅琊,将是他继泰山东莱二郡后,要攻取的第三郡。

然而,琅琊地势险要,从臧霸等泰山贼分别占据一县之地便能与陶谦分庭抗礼这一点,便可看出其易守难攻的特点。

若采用寻常攻城之法,刘军必然会损失惨重,而且还不一定能攻下琅琊。

王韶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四处收集消息,经过深入分析,大致得出结论:臧霸等泰山贼与杨秀清表面上看似和睦,实际上却貌合神离,他们的地盘仍不过是琅琊郡中的几县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臧霸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就一定会设法谋取,包括但不限于脱离杨秀清。

老子为你拼命作战,你tm却提防老子,谁还给你效力?

王韶的兵马来源于投降的袁军,刘备俘获他们还没一年时间,暂时还做不到令其归心。

因而王韶手下部众甚少,极少打仗,这也让他空出了大把时间,得以深入研究,给刘备呈上了这份极具价值的《平贼策》。

单就这一篇文章的功劳,就盖过关羽、赵云等人近一年厮杀所获。

有王韶辅佐赵云,刘备认为青州东部应是无事。

但仅二人当然不够,刘备又将杜壆与卞祥拨入王韶帐下。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文人王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其部力量。

此时,刘备手下有三个会参与打仗的文人,陈庆之手下有史进、秦明,王韶手下有杜壆、卞祥,徐庶手下有袁朗、乔道清、仇琼英。

至于马灵,已经被安排做信使。

除却杜壆与卞祥,刘备又安排太史慈做赵云副将。

这二人相性十分契合,平日里关系极好,刘备相信他们二人在战场上定能相得益彰。

如今蛾贼派兵支援,刘备正好借此机会试试他二人配合如何。

“子龙,你率本部兵马,骑兵归我统领,所缺名额有太史慈部补上。以你为主将,太史慈为副将,迎战蛾贼,不可教其靠近剧县!”

刘备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看向赵云和太史慈。

“是!”二人同时拱手说道,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必胜的决心。

骑兵作为冷兵器时代的大杀器,刘备当然是要带在身边的。

而且琅琊多山林,骑兵在那里也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所以本来也无须给赵云留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