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虽说姓刘,但他可不是刘邦的后代,而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人。
随着东晋局势风云变幻,刘裕也在慢慢崛起。孙恩起兵闹事,可把晋廷的兵力消耗得够呛,结果导致京防空虚。
这可就给了一直盘踞在长江上游军事重镇荆州,对三吴地区虎视眈眈的桓玄一个天赐良机。
公元402年,骡骑大将军司马元显率军往西去讨伐桓玄,桓玄也不甘示弱,带着荆楚大军南下攻打司马元显。司马元显就派刘牢之去抵御桓玄,刘裕也跟着部队一起出发。
刘牢之带着人马到了溧州,跟桓玄的军队碰上了。
刘裕一看这情况,就跟刘牢之说咱赶紧发起攻击啊,可刘牢之压根不同意。不仅如此,刘牢之还打算派刘敬宣去桓玄营中讲和。
刘裕和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一听,那可不行啊,两人联手坚决劝阻,可刘牢之就跟铁了心似的,根本不听。
后来桓玄打进了建康城,把司马元显给杀了,还夺走了刘牢之的兵权,让自己堂兄桓修接替刘牢之。刘牢之害怕大祸临头,撒腿就跑,最后走投无路,自己上吊死了。
刘裕这人聪明啊,懂得审时度势,暂时投靠桓玄,先韬光养晦着。
他之前立下不少战功,在北府旧部里声望那是相当高,桓玄也不敢小瞧他,就任命他做中兵参军。
孙恩死了之后,他的那些残余部下推举他妹夫卢循当头儿。
卢循带着义军残部往南走,先后攻占了永嘉、晋安等地。桓玄为了安抚地方,就封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背地里还是不停地进攻沿海郡县。
就在公元402年五月,桓玄派刘裕往东去征讨卢循。转年正月,刘裕在东阳把卢循的军队打得大败。
卢循逃到永嘉,又被刘裕追上痛打一顿,连他的部将张士道都被杀了。刘裕一路追着卢循到了晋安,卢循没办法,只好渡海往南跑。到了六月,刘裕因为这战功,被加封为彭城内史。
这时候桓玄已经掌控了朝政,还被封为楚王,心里就琢磨着要篡位当皇帝。
有一回,桓玄的从兄桓谦私底下问刘裕对禅代这事儿怎么看,刘裕假装对桓玄的功劳赞不绝口,说桓玄“顺应天命禅代皇位,有啥不可以的”。
桓谦一听,乐了,说:“你都说行,那肯定行啊。”
公元403年十二月,桓玄终于篡位称帝。刘裕跟着徐兖二州刺史桓修入朝。桓玄见到刘裕,跟司徒王谧说:“昨天见了刘裕,这人气质不凡,一看就是人中豪杰。”
于是对刘裕那叫一个款待周到,恩宠得不得了。桓玄的妻子刘氏挺会看人,她多次劝桓玄把刘裕除掉,可桓玄觉得还得靠刘裕去荡平中原,就没答应。
与此同时,桓玄称帝后,为了消除隐患,打算把北府兵给瓦解了,对北府兵的旧将那是一顿猛杀,北府军差点就全军覆没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