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系统同意召唤后,可以再决定英杰任职哪里。夏禹便联想文庙十贤,皆是诸生之德贤,才学之优者,决定大夏阴间取前世一些阴间神职名称。以后大夏阴间以一品阎君为主,每个阎君职责不一。如负责镇守轮回、负责镇守炼狱、负责镇守鬼门关、负责审判罪恶………

再给每个阎君搭配一文一武两个二品或者三品的助手,以一流人物为主搭配少量的顶级英杰、以阴帅与判官为官称。阴帅负责统领阴兵,判官负责阴吏管理。

再下设立阴将与城隍,以二流英杰或者本土功德无量之人为主。毕竟以后大夏阴间的面积与阳间相同,地域广阔,需要不少阴间神职人员治理。

大夏阴间也必须要有律法规定,除非生前有罪之人,必须受到阴间刑法处罚者;以及生前有福德一人愿意留在阴间任职者。其他魂魄真灵,经过阴间衙门审判后,必须根据流程再度轮回,不得逗留阴间。

而且大夏阴间,夏禹也不打算划分州府等行政衙门,直接划为十域,一域一关。

第一关为接引关,阎君负责镇守阴阳轮转大阵。因为阴阳轮转大阵大成后,可以自己吸附阳间亡灵。接引关的职责,一是负责引导亡灵前往下一关,二是监视阳间是否有亡灵逗留。

第二关为鬼门关,鬼门关的职责是把万灵种族分类,登记造册。

第三关为问心关,初步筛选亡灵是恶还是善。

第四关与第五关并行。第四关在左,为罚恶关,负责刑法、判决;第五关在右,为赏善关,一为负责接引生前为善之亡灵直接前往下一关,二为判断功德大小转世何种族,或者赏赐阴间神职,。

第六关与第七关并行。第六关在左,为炼狱关,执掌阴狱,前面第四关判决的亡灵将在这里受罚;第七关在右,为望阳关,给与即将轮回转世的亡灵,再看一眼阳间的牵挂之人或者物。

第八关便为三生关,这是夏禹打算给予万灵的一线生机,可以把自己的记忆映照在三生石上,随着来世修炼高深,有大功德之人可以深入阴间找回前世或者几世的记忆。

第九关为奈何桥,夏禹打算用黄泉隔断第八关与第九关,上面架设奈何桥,设立孟婆汤之类的,能忘却前世今生之物。

第十关为终极关、轮回关,阎君负责镇守轮回盘,引导亡灵转世。

《论语.先进》有记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也算是夏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出的决定——让文庙十哲去担任那令人敬畏的十大阎君之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其中缘由便是每一个大贤,都各有所长。有的擅长政事、有的修德行、有的修言语、有的文学造诣非凡。

正是因为他们各自具备独特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所以由他们来管理阴间,简直再合适不过。估计在这些大贤的治理之下,阴间定能秩序井然,冤魂得以安息,善者得到应有的奖赏,恶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实在是前世蓝星的华夏大地,英杰太多。文庙自己召唤出了圣人孔丘、亚圣孟轲、复圣颜渊(颜回),还有述圣孔汲、宗圣曾参。

真要把后面两位圣人召唤出来,一时半会还真没有地方安排。不过文庙七十二贤,到有的是地方安排,帝都学府、各级学校院长等,或者阴间判官职位。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