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完这一批忘川河中的怨魂,孟婆得以休息些时日,恰逢中元节,她便与孟戈等人去了酆都。
千百年来,酆都还是那个模样。但是对于在冥界的鬼魂们来说,却是难得的盛会。
孟戈与孟庸买了些小玩意儿,讨论着所见所闻。孟婆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趣,那日的那个鬼魂,给她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真的有人为自己跳了忘川吗?
“那边挺热闹的,咱们过去看看。”孟戈拉着孟庸朝前去了。孟婆没办法也只得跟着上前。
“要说这人间的鸳鸯地,那可是千年难得一遇,只要葬在那个地方,夫妻二人便可以一起投胎来生再见。”一头发花白的老者道。
“可别吹牛了,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宝地?”众人起哄道。
“这位小哥,你可别说。还真有这么个地方,但是能用之人甚少,还得看双方的生辰八字,以及三生姻缘。”老者道。
“你有没有见过?”听着又问。
老者闻言笑了起来,“不巧,在下正是亲眼见过,方能敢收列位的东西在此说故事的。”
“快说来听听。”
“那还是我孩童时期,一次贪玩,上了一座湖心岛。岛上有两座坟,葬得极为奇怪,不是并排,也不是一前一后,而是坟头相抵。我觉得奇怪,便回家去大人。大人们说,那是鸳鸯坟。传说那座女坟里葬的那位姓童的姑娘,爱上一个进京赶考的李举人,二人情投意合,奈何那李举人已经成了家,二人只得恪守规矩,半分雷池都不敢逾越……”
孟婆听着,也没觉得故事多新颖,只不过是另一类的才子佳人的话本子,却怎么也挪不动脚,便与众人站在一块儿,听他把故事说完。
“最后啊,这个李举人便举身赴忘川,只求与童姑娘再续前缘。”老者说得掷地有声,众人纷纷叫好。
孟婆听了,只觉得真是鬼扯谈,那李举人跳忘川那事,只怕只有孟婆才知晓,这人是如何得知的?但听了故事,她心中亦是久久都不能平静,若自己是那个童姑娘,被通知必须去独自投胎时,该是什么心情?
大概是无奈又觉得可笑吧?一腔痴情,还是比不上他的妻儿老小。这个故事,从一开始便注定了这般结局,只是那个姑娘太傻,看不穿也看不破。什么举身赴忘川?也不过是给人以安慰罢了。
她拿了手中的祭品当作听书的费用,付给了那老者便走了。
孟戈和孟庸却在讨论,此次冥界赦免的那些怨魂当中,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姓李的。
三人正逛着,远远地也见黑白无常拥着阎君朝这边走来。她们上前行礼问好,阎君看着孟婆,方才想起什么似的,笑道:“你的仙位认定下来了,冥帝说你还差一段姻缘没有了结,最近冥界也不忙,你准备好能用六七十年的引子,便再去人间走一遭。”
孟婆汤最主要的是引子,需得去罗酆山底下去寻一味名为忘尘的仙草。而这种仙草,还需得命格与之匹配的人去寻方才显身,一般人去根本找不到着。当初阎君正是看中她命格,才让她做了孟婆。看似随意的决定,事实上又怎敢任意妄为!毕竟事关天地五界,马虎不得。
她的孟婆一职是当初阎君拉来凑数的,所以还没有正式进入地仙的行列。但她在冥界任劳任怨三百年,按资质确实可以位列十二地仙了。
“要喝孟婆汤吗?”这个问题她关心得紧,若是不喝孟婆汤,来世她也被世间情爱冲昏了头脑,错失成仙的时机,那可划不来。
闻言,阎君皱眉想了想,方才道:“孟婆本身喝了孟婆汤也没什么用,我现在也找不到人顶替你。这样吧你也只是去走一遭,将来还要回来,孟婆汤便不喝了。”
这正合她心中所想,便说回去准备一下便去投胎。
……
孟婆醒来的时候,她早已换了身份,如今是京城一户童姓员外家的小女儿,名唤书颜。
起初知道这个名字的时候,孟婆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难不成自己就是那个说书的说的童姑娘,真的要遇见一个叫李罄的人?他明明抛弃了童书颜,为何还要与他再续前缘?
可尽管她心中有诸多不愿,为了那个十二地仙的位置,她也只能忍着了。
但好在她一直长到十六岁,遇见姓李的男子,都没有叫李罄的,她心中又抱有一丝侥幸。
在人间,女子过了十五便可许嫁。而提亲的媒人早就将童家的门槛都踏破了,奈何童父童母都看不上?不是嫌人家家世不如自家,就是觉得男方为人处世不行。童书颜为此觉得很是无奈,她只是来凡间走一遭的,用不着这么麻烦。
这一日,她与母亲到天帝庙上香,正欲回去的时候忽然天降大雨,她们只好在庙中等待。这时,见门外撑着伞跑来几人,她忙让出一块地方,往柱子边靠了靠。
那几人一边收伞,一边抱怨春雨无常,说下便下。
“若是不下雨,你明年吃什么?”为首的那个年轻男子笑道。
童书颜听声音觉得有些熟悉,转眼好奇地望过去,那人也像感觉到什么似的回头望过来。
四目相对,二人都觉得有些尴尬。但所思所想却是不同。男子想的是,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绝尘的女子?童书颜想的却是,果然啊,是李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