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儿,帮我把舆情报告整理一下。”贾珏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窗外鸟叫声清脆,却丝毫不能缓解他此刻的烦躁。

各地学府的反对声浪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他有种被淹没的窒息感。

礼部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凝出水来。

官员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成了贾大人迁怒的对象。

他们偷偷瞄着贾珏,这位年轻的改革派,此刻正襟危坐,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手里拿着的,正是各地学府关于科举改制的抗议信,厚厚一沓,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

“大人,这……这该如何是好?”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颤抖得像风中的落叶。

贾珏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信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好?能有什么好!这些人,一个个食古不化,冥顽不灵!我辛辛苦苦推行的改制,是为了大齐的未来,他们却在背后搞小动作,散布谣言,真是岂有此理!”

“大人息怒,息怒啊!”众官员连忙劝慰,心里却都在打鼓。

这位贾大人,可不是个好惹的主,万一真发飙了,他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贾珏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脑子里飞快地运转着。

谣言如同病毒般传播,必须尽快找到源头,才能对症下药。

他猛地停下脚步,“陈师爷何在?”

陈师爷战战兢兢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躬身行礼:“大人有何吩咐?”

贾珏开门见山地说:“陈师爷,你跟了我这么久,对礼部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如今这谣言四起,你有什么看法?”

陈师爷擦了擦额头的汗,支支吾吾地说:“这……这谣言嘛,自然是无稽之谈,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无稽之谈?”贾珏冷笑一声,“如果真是无稽之谈,为何会闹得满城风雨?陈师爷,你最好说实话,否则……”

陈师爷脸色一白,连忙跪下:“大人饶命!下官只是……只是担心得罪了某些人……”

“某些人?哪些人?”贾珏逼问道,语气冰冷得让人不寒而栗。

陈师爷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咬咬牙,低声说道:“是……是王公子……”

贾珏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王公子?呵呵,果然是他!看来,有些人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他顿了顿,语气突然变得柔和起来,“陈师爷,你起来吧。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陈师爷如蒙大赦,连忙谢恩。

贾珏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陈师爷,我知道你也是身不由己。不过,我希望你能明白,我贾珏,从来都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他转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眼中闪烁着寒芒。

王公子,你以为你能躲到什么时候?

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来人!”贾珏突然提高了音量。

门外的亲卫立刻应声而入,齐刷刷地单膝跪地,目光坚定地望着他。

“你们去一趟王公子的府邸,务必查清谣言的源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贾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一把锐利的刀子,直插人心。

亲卫们领命后迅速行动,像疾风一样离开了礼部。

贾珏坐在椅子里,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没有浪费时间,迅速吩咐星儿:“星儿,立刻起草一份奏疏,将所有证据详细记录,准备呈给皇上。”

星儿点点头,迅速展开文房四宝,笔走龙蛇,行文流畅。

不一会儿,一封密密麻麻的奏疏便呈现在贾珏面前。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亲自带人前往皇宫。

宫门巍峨,守卫森严。

贾珏从容不迫地走进大殿,呈上奏疏。

皇帝看完后,面色铁青,冷冷地道:“王公子居然敢如此胡作非为?传他进宫,朕要亲自问他!”

王公子被传唤入宫,面对皇帝的质问,他顿时慌了神,口齿不清地辩解。

然而,贾珏早已准备好了确凿的证据,一一呈上。

王公子的阴谋被揭穿,皇帝怒不可遏,下令对他进行严惩。

“贾珏,你做得很好。”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你的正义之举,让朕看到了改革的希望。去吧,继续你的科举改制。”

走出皇宫,贾珏迎面而来的是一片激情澎湃的欢呼声。

支持他的官员和学士们拍手称快,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贾珏的正义之举,让支持他的阵营士气大振,信心倍增。

与此同时,某处学宫里,李学究正和其他学究热烈地讨论着。

李学究满脸的犹豫和矛盾逐渐被新的思考所取代,他缓缓说道:“贾珏的改制虽然激进,但其中不乏可取之处。也许,我们可以尝试部分新观念,看看效果如何。”

话音未落,周围的学究们面面相觑,学究们之间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希望的曙光在学究群体中若隐若现。

就在这时,贾珏的眉头忽然一皱,耳边仿佛听到了暗处传来的低语:“张大人,事已至此,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他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已有对策。

“星儿,立刻通知所有支持改制的官员,今晚在府上聚议。”贾珏冷冷地吩咐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