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撬一撬
温故心中琢磨别的事,也不耽误与村中几位主事人说话。
等坞堡图纸的几个疑问商议完毕,接下来,村中这些主事人就要聊一聊材料和村内施工建设的安排,不过这里面涉及的部分内容,比如仓库和地窖的改建,不能让温故这个外人知晓。
温家兄弟两个都是要离开的,妥妥的外人。
几位村老说话比较直,以免得罪这位读书人,村长打算先出声,请温故回去。
却听温故说道:“其实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我思量许久,决定还是问一问。”
村长赶人的话到嘴边顿住,说:“什么事?”
温故面露忧色:“先贤有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这是说,人活着,要有血气,还要有精神。我观村里现在大家……似是有些萎靡不振。”
说到这个,村里几位主事人也发愁,不急着把温故赶出门了。
温故说的这问题,他们能不知道吗?
虽然没读过圣贤书,但他们有自己的经验见识。
人要是没了精神气儿,就容易虚弱,容易得病。
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不需要懂医术药理,只要看看对方的精神状态,就能知道对方身体大致如何。
村里现在的人数,相比而言,还算是较多的,但如今大家的精神状态,即便温故把图纸画好,即便季节变化时机已到,大家有力气建坞堡吗?
搬石头扛木材,搬得了扛得动吗?
做一天工就得垮掉!
如今身体远比不上以前在地里伺候庄稼的时候了。田地荒废,精神垮塌,除了各家出的巡逻人手,其他村民成天关在家里,提心吊胆想这想那,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天天吵架。
而他们村即将要开始的,是秋末和整个冬季的筑堡任务!
到时候天气寒冷起来,人更遭罪。
但如今这样的世道,大家被逼得没办法,只能在天冷,在邪物受到低温限制的时候,外出去收集材料物资。
一时间,原本被坞堡激得兴奋的几位主事人,都忍不住唉声叹气。
能咋办呢?
说也说不通,又找不到别的法子。
青一道长做法事能为大家驱邪,但不能持续提神啊!
温故感受着低沉的气氛,缓声道:“不如试着增加一点儿村民们的精神生活?”
一位村老问:“啥叫精神生活?”
温故直白解释:“就是找点乐子。”
“现在这样儿,哪来的乐子。”你这书生说笑呢?
“话本需要吗?”温故问。
屋内顿时一静。
村长看过来,道:“若是以往,肯定是喜欢的,但如今日子过得苦,有用吗?”
“要试过才知道。”
温故也不能确定,但他想试一试,希望能得到几位主事人的支持,于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试着写个话本,与病疫相关的,既能让大家学到辟邪疫的知识,又能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还能把那股精神气儿提起来,做事情才会有更有力。”
村长听着觉得靠谱,让温故多说说。
温故是这么想的,如今邪疫蔓延,自身防护是首要。成天求神拜佛也没什么用啊,别总惦记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通过话本,给村民普及寄生虫知识,如何在平时生活和做工的时候注意自身防护。
躲家里把水烧开,把食物加热,熬一天是一天?
但柴火和食物总有用完的时候。村里物资按劳分配,谁出力多,分到的东西就多。
村里马上要建设坞堡,肯定要动用更多的人力,不会允许那些人继续躲家里。
村民们多是世代生活在底层,对许多事情缺乏认知,但在这种时候,这个村子能还能幸存下这么多人,显然已经有一定认知,也是听得进劝,有分辨能力的。
人因未知而恐惧,因恐惧而慌手慌脚,到时候更容易出错漏甚至危及性命。
倒不如让大家多学些防疫知识,心里有了盘算,才更有效率。
“我写下之后,可让村里识字的人读给大家听。”温故说道。
屋里几位主事人确实心动。
类似镇上和县城里,那种说书人讲的故事?
如果真能行,他们也想听话本。
村里没啥娱乐,成天圈在这屋前屋后,他们这几个老头子没事儿就从栅栏缝隙,望着前方日渐荒废的田地迎风流泪。
情绪压抑的时候,恨不得直接走山里去,给家人多省些负担。但心中又割舍不下,有些事情,年轻人还真办不周全。
如果一个话本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当然最好了。
不等其他人表态,村长先点头:“那就试试!”
温故微微颔首,又道:“既然是给村里大家看的话本,那当然得符合大家的喜好。”
他得根据本土风俗和口味改编,因地制宜,接一接这里的地气。只要别总是翻来覆去的说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那么,诸位倾向于哪些类型呢?”他问。
这个问题,大家就很有表达意愿了。
世道太平的时候,他们可不挑,才子佳人的那些他们听得起劲,乡野闲话他们也喜欢得很。
但是如今世道变了,什么才子佳人乡野闲话,他们都不耐烦听,就想听那些——
“神仙的,妖精鬼怪的!”
“钟馗圣君伏魔那样!在镇上酒楼听过一次。”
“我爱听神佛降妖!”
……
温故哑然。
说来说去还是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他迟疑道:“如今的境况,写这样的话本……大家能接受吗?会不会听了有更大的心理压力?”
众人态度坚定:就要这样的!
这种时候不要跟我说其他,就要听神神鬼鬼!
村长道:“我们不懂啥心理压力,就是想听一听这样的话本。”
“那……好吧。”
只要能达到目的,引导好的卫生习惯和防护意识,神鬼就神鬼吧。
若是执着于跟村民们说“神鬼之言皆是虚妄”,会被围殴的。
了解了需求,温故确定类型:“那就写驱魔逐疫?”
“可!可!可!”
坐边上的几位主事人齐齐点头。
坞堡图快完事了,但要写话本,需要的纸也不少。
村长这次记住了,转身去库房取来一大叠新纸。
虽不是贵人们用的那种顶级书画纸,但这样的纸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往日也是难以接触到的。
不过村里平日也没谁使用,如今又关乎村里的“精神生活”,村长也舍得。
“这个话本的事,辛苦你了!”
温故接过纸张,感受着手中略沉的纸质触感,真诚说道:“自当为村里多做考虑。”
嗯,顺便增强一下自己在村民们心中的影响力,如果能把炼丹的那位钓出来,那就更好了。
当然,也不能只盯着那位道长,他得看看村里宅着的那些人,还有没有合适的人才。
村长的孙子,曾经在县城药铺当过学徒的豆苗,一直在边上安静打理药材,只是在温故离开前,他出声提醒:
“我们村户人家没啥学识,温二哥你尽量写得通俗浅白。”
意思就是,别搞太多文绉绉的东西,我们看不懂。
温故回以一礼,表示记住了。
唉,这个药铺学徒还不错,可惜挖不走。
别说村里不会放人,真要用手段把这位挖走,村子基本也离废不远了。
抱着一大叠新纸回去的时候,温故目光再次看向道士所在的屋子。
从这里经过,能闻到药材的气味。村里所有人都知道,这位闭关的道长在炼丹。
时不时还能听到捣药声,也不知道那丹是怎么练的。
朝外一侧的窗户紧闭,看不到屋内情形。
温故收回视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