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杜如晦出手了

李逸牵着杜十娘往回走,

在桥头准备松开她的手,结果她却紧握着不肯松手。

“你不怕他们笑话了?”

“不怕。”十娘咬着嘴唇眼神坚定的道。

“行。”

李逸便牵着她走过罗家大桥,幸好昨天他没毁了这桥,否则要重修又得费很大劲。

村民们都在收拾着自家的东西,

有人一边收拾一边哭,

对于罗家堡的村民们来说,这已经是短短三个月里,两次劫难了。

上次暴雨垮塬,毁了不少窑洞,绝了七户,还伤了不少人。而这次兵乱,羌贼又抢掠纵火。

好在不少村民都住的破土窑,羌贼夜晚来的,也只是胡乱放了些火,不少人家只是窑洞前的草棚、柴垛被烧了,窑洞没啥事。

损失最大的是李逸、郭二郎这样的大户,李逸的两个大院烧的不成样子,郭二郎的五孔大窑洞前也是有十几间草房被烧。

李逸作坊买的那几万斤柴,也被烧成了灰,

而在大家眼里,李逸二百多亩地新收的粮食大部份都被抢了。

牵着十娘的手来到草堂,

秀芝已经换掉了七树两博鬓、青色翟衣,重新换上了荆钗布衣,带着门栓兄弟俩在帮忙收拾,

姬氏她们也全在帮忙,

李逸看着这院子,暂时住不成了。

“都别收拾了,先都跟我回长安吧,黑子,”

“阿郎,”

李逸拍了拍黑子,“你跟你新妇留下来照看一下,那三孔窑洞里还放了很多粮食,暂时继续封着,这一两天就会有少府监派工匠来重新房子和学校,我带大家先回长安住几日。”

反正地里粮食也收过了。

刘黑子道:“阿郎,这地里粮食收过后,得赶紧犁地翻土,现在天还不冷,还可以再种一茬小麦呢。”

“我的地不种麦子,种芸苔菜,”

“都种寒菜吗?”

“嗯,作坊每年用油多,种芸苔自己榨油。”

芸苔,也称寒菜、胡菜,其种子出油率能高达百分之四十,故也称为油菜。

蔓菁子虽也称油菜,但还是有区别的,蔓菁子每年三四月的时候种植,而芸苔却能在秋收后种植,可以经历霜雪,十分耐寒。

芸苔和现代的油菜很像,但芸苔叶子更小,嫩茎叶也能当蔬菜吃,但口感没油菜那么脆,相对韧一点。

李逸早划算好了,

秋收后种一茬芸苔,夏初收获后用来榨油,接着再种水稻。

“塬上呢?”

“塬上就种麦子,今年墒情好,种小麦。”

聊着天,

罗二罗三,罗十狗等村里保长们都来了,连李存孝这四户新来的,也都过来旁听。

大家一边说起灾后重建,一边说着秋播。

秋收大都完成了,剩下的一点也快,罗家堡的村民们这次没伤到人,损失都不算大,

也有地里还没收完的稻子让点了的,

当李逸告诉大家,皇帝金口玉言,说免除这次受兵灾的村子今明两年的租调,并免征两年役后,

大家都很激动。

虽然今年的役其实基本都服完了,甚至超期服了,比如罗大富,本来二十天免费丁役,他们服了一百多天,不仅今年的租调可用超期三十天抵,还多了五十多天,明年的都能抵了。

“这次大家遭受的损失,大家都自己先清点一下,过两天报上来,乡、里、村也都会核实,最后县里还要来核实,核实后上面应当会有些补偿。”

李逸站在那说,杜十娘就紧握着他手,挨着他站在那,脸通红通红却不肯松开。

大家也是不时的看着这个大胆的姑娘。

学田新招的六户灾民,如今身份都是李逸部曲佃户,每人佃五十亩学田,基本是三十亩塬下稻田,二十亩塬上麦地,塬上的地种桑麻,养蚕织布。

“芸苔种子、麦种,这两天我就会买来,你们所需要的耕具等,我也会安排好的,房子没盖好前,大家就先搭稻草棚住着,很快房子会修好的。”

李逸现在有五匹马四头骡子,一头牛三头驴,

牛还是少了,

要忙碌的事太多,

将军营在十几里外,李逸在那新得了一千亩地,这个不管是租佃还是怎么搞,都得早做打算,毕竟秋播的时间有限,不能错过时节。

还有五百亩地,都已经出了关中,授在商州了。

杜家瓜堡那他还有一百亩地呢。

“阿郎,瓜堡那一百亩地,还有将军营这一千亩地,都可以去灾民中招部曲来种,反正也都离的近。”刘黑子再次建议。

“好,我抓紧安排。”

“作坊就暂时放假吧,”

罗二觉得锅和灶台还在,作坊就是没了屋顶,临时用稻草铺一铺也还能继续临时用着,作坊停了挺可惜的,

罗三娘桥头的一排草棚也被烧了,但她也打算马上重新搭起来,继续营业。

“你们看着办吧,”李逸当起甩手掌柜,他把从长安领回来的十男十女二十个青壮奴隶,一并交给刘黑子、罗二罗三他们帮着管,

自己带着十娘、姬氏、玉漱、红绡,还有阿福阿威阿贵三家十口人,以及秀芝娘三一起回长安。

大家对于秀芝,都是充满着羡慕,

听说要进宫当皇子保傅更是羡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