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提效战争势在必行!
实在是这个“中间商”环节太可怕了,太可恨了,太黑暗了,黑暗到简直无法直视,不算不知道,一算铁定吓人一大跳。
按大明朝当下的制度设计,军饷从普通的农民手上到普通的士兵手上,要经历的流程和手续实在太多。
有多少流程呢?
不敢细算,大约是从农户到甲长,从甲长到里长,从里长到粮长,再到县、府、道、省,再到户部,再到边镇总督、巡抚、兵备道、将领、士兵手里,这其中的每一个流程其实都意味着大量的浪费和贪污。
崇祯2年,工部尚书张凤翼就曾公开揭露,户部拨款1000两干工程,层层克扣后到达承包商手里的,只有300两,实际克扣率70%,崇祯大怒,可内阁大学士李标却怪皇帝少见多怪,说“此从来陋规”。
至于军饷的发放,那就更可想而知了。
这中间有以文制武的政治考虑,可牺牲的全是效率,得利的则是各个环节上的大小贪官污吏,这些人中间存在众多的“小官巨贪”,听说孙传庭在陕西靠杀这些人就大大地发了笔横财。
孙传庭,真的是个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呀,样样走在前面。
现在实封爵位其实就是一个重要的“减少中间商”策略,粮饷从农民到士兵,至少砍掉八成的流程和手续,让这帮如狼似虎的军将们自己去找吃的,实际供给效率大大提升。
比如孙传庭刚进陕西的3000兵,户部按道理每年要拨给6万两银子,可是反推到老百姓身上,比如在山东这个粮税大省,每年285万石定额,山东有89个县,按当前的折价,再考虑到天灾和山东人这些年浓厚的“抗粮风潮”,大约需要4个县的税粮才养得起,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各种附加税和贪污,实际征收额至少翻倍才可勉强支撑这笔开支。
但在孙传庭这个强人手里,一个卫大约3000顷地就能搞定——实际面积不到半个县。
不到半个县和4个县,这就是隐藏在实封制度里的巨大能量差——8倍!
也是能臣和普通臣子的巨大差距,怪不得孙传庭之前明里暗里嘲笑杨嗣昌征收“剿饷”的拙劣办法,两人在皇帝面前几番公文往来,各种阴阳怪气。
至于风险,肯定也是有的,但几千顷地还翻不了天。
崇祯现在怕就怕这帮军人也沾染了文人的习气,无法像孙传庭那样狠下心来去清屯,无法真正地将封地的资源利用起来。
在崇祯的心目中,封爵的最高限也是有的,在内地是一个府,大约三个县的规模,也就是3万顷地,利用好的话能养兵大约1-3万。
在这方面,孙传廷是不担心的,他在陕西干的就不错,崇祯已经将他的事情公告天下,号召人们学习了。
但是洪承畴就很难说了,这人滑的很,估计不愿意得罪当地的地头蛇,可能会用其他方法变相完成任务。
不管如何,此次大战之后,会有相当一批将领必然要获得大小不等的封地,这实际上就是在变相增加他们的直属兵力。
可这还远远不够。
还要利用商人的力量,作为皇帝,是大明官禄主,可“官”必须得有“财”方可力压万方,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直属于皇帝的商人团体,双方抱团发展,互利互惠。
说白了,就是要利用这些商人降低采购和物流的成本,同时帮自己做生意赚钱——这种事只靠那群太监是绝对不行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