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鸢当然清楚张辉彦所说的这些现实困境。起初,他们凭借低运价带来的低成本,将那些竞争对手挤出了市场,成功垄断了北方市场,通过垄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并且在保障北方市场份额的同时,联合漕运衙门,借助河运风波,控制了河运渠道。
可现在,江南的地主们开始发起了强有力的反击。他们在失去河运运输渠道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接受比商社内部运价更高的现实,继续咬牙坚持。
而是一方面开始大力建造船厂,预备自建船队。由十几家大的徽商、苏杭商人牵头,他们之所以被迫建船厂,是因为在河运动荡之前,江浙的大船厂就已经被商社的订单塞满了,他们根本没有地方买船。不仅如此,商社内部也在新建船厂,以满足海船、河船的需求。
另一方面,士绅们采取囤积粮食的手段,抬高江南的粮价,导致江南粮食数量减少,使得他们的买粮成本大幅提高。即便叠加低运价,也无法弥补南北买卖的亏损。
而且由于他们推行改种棉花的政策,北方的粮食缺口远远大于往年。
在粮食缺口如此巨大的情况下,高粮价就难以避免。他们低价售粮无疑是愚蠢之举,而高价售粮则意味着河运带来的低成本被从江南采粮的成本所抵消。他们的对手即便采用陆运,只要保持和他们一样的售价,对方都是盈利的。
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状况,双方都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百姓也无法从中受益。而对手只要熬过造船周期,就可以在河运领域重新与他们展开竞争,这样的情况是商社内部的商人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柳鸢心里虽然明白这些,却不能在这帮商人面前过多透露。他神色冷淡地说道:“我再说一遍,这与我无关。如果你们想解决问题,就等文郦五月到京再说吧。这次他升任户部郎中,有的是时间和你们商量。”
张辉彦和白崇寓对视了一眼,无奈之下,只得强忍着心中的不满和焦虑。好歹现在有了个准信,知道该等谁来解决问题了。
如今贾琏不在京城,谢鳞忙于军务,商社内部竟然没有勋贵之人负责此事。柳鸢、韩奇都对这些事务毫不感兴趣,要不然他们二人也不至于被推出来,缠着柳鸢要个说法。
如今得到了确切的答复,他们也很快告辞离开了,毕竟谁也不想再继续看柳鸢的冷脸,耽误这位柳大公子品茶的雅兴。
柳鸢在二人离去后,又在楼上悠然自得地喝了一盅茶,才起身离开。他下楼时,丝毫没有注意到一楼有个人正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嘿,那不是柳鸢吗?要不你过去和他聊聊,你们还是本家呢。” 一个声音在一楼响起。说话人身旁站着一位俊美男子,听到同伴的调侃,他心里满是不屑,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
贾敏带着黛玉回到了林府。一家三口用过晚饭后,贾敏便和林如海在房中商量起事情来。
“你借钱给琏儿,怎么都不跟我讲一声呢?” 林如海正温柔地给贾敏对镜挽发,贾敏看着铜镜中林如海的倒影,轻声问道,显然对这件事十分在意。
林如海自然知道她问的是什么事,他微微叹了口气,解释道:“琏二向我们借钱,不过是念着你这个姑姑的情分,他哪里真的会缺钱呢?他如今的生意做得那么大,哪里还会看得上我们家的这几万两银子。我之前没告诉你,也是怕你操心。” 林如海的语气轻柔,充满了对妻子的关爱。
话虽如此,但林如海心里其实很清楚贾琏借钱的真正意图。一来,贾琏生财有道,念着姑姑的情分,又不想让他这个姑父为难,所以说是借,可从每年归还的钱数来看,分明就是分红。不然,按照七厘的利息来算,早就该把本息都还清了。
二来,林如海猜测,贾琏这或许是在借势,不过这也只是他作为一个官僚的揣测,至于贾琏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他也不能完全确定。
“我倒是对琏儿很放心,他可比哥哥们懂事多了,人心也看得透彻。我今日去贾家,蕴儿还跟我说,他们打算做棉纺生意,北地产棉,南方制成成衣再运到北方售卖。我看着倒像是个挺不错的买卖,我想着再添点钱,将来也能给玉儿多留些。” 贾敏一边任由林如海为她梳理着头发,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着。
贾敏的话引起了林如海的注意,他微微皱了皱眉头,问道:“你是说,琏二有做棉纺生意的打算?”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和思索。
“怎么,不好吗?” 贾敏正对着铜镜理鬓,听到丈夫的疑问,差点转过头来。她疑惑地看着林如海,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那倒不是,我哪里懂这些生意上的事。不过听你这么说,这可不像是个小买卖啊。” 林如海不动声色地将此事记在了心里,脸上却依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轻轻拍了拍贾敏的肩膀,试图让她不要多想。
“今日回娘家,岳母她怎么样?如今二兄长女封妃,想必是高兴坏了吧。” 林如海转移了话题,试图缓解一下刚刚略微紧张的气氛。他的语气轻松随意,仿佛只是在和妻子闲聊家常。
“母亲自然是高兴的。不过我实在想不明白,你不是说玉儿住在贾家,有可能被挑中做七皇子妃吗?我赶忙把玉儿接回来,这些日子进宫和皇后娘娘相处,我还一直担惊受怕呢。
可陛下怎么突然就封了大姑娘为妃呢?要不然再过些年,元春也该到了出宫的年限了。” 贾敏一边理着容,一边和林如海闲聊着。
林如海心里其实也有自己的猜测。那日卫恙道出的惊人消息,让他着实吃了一惊,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找到妻子,把女儿接回来。
但等冷静下来仔细一想,经过多番盘算,他却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他的妻子是贾家女,这固然没错,但他能做到如今的官位,和贾家的关系其实并不大。若说要用玉儿来绑定江南勋贵,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相比之下,贾家的大姑娘元春似乎更合适。不过......
林如海透过铜镜,静静地看着依旧温婉动人的妻子,她察觉到他在看她,对着他温柔地笑了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