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包袱,全是咱这小地方没见过的金银财宝?

这得值多少银子?

瘌痢头心脏怦怦直跳!

都说酒后吐真言,之后肯定是怕自个儿说漏嘴连酒都不敢多喝了!

这事儿肯定是真的。

瘌痢头动了动有些僵硬的手脚,心里忍不住咒骂李氏,家里明明这么有银子居然装穷给几十两打发自己……

难怪他们林家能送林大江在镇上书院念书,还能送林修闻也到镇上念书,要知道家里头能有一个念书就不错了,而林富春居然能送完儿子念书又送孙子念书,那可是一大笔不小的银钱。

都是乡下种地的,他们林家怎么就能有这么多银子?

八成和当年捡到的包袱有关。

那一大包的金银财宝,说不准卖了一样就能养活几代人,林家很可能到现在还留着不少值钱东西。

此事得让李氏去打听,林富春是她公爹,这种事儿不一定会跟儿媳妇说,可让她去打听最合适。

况且自个儿手里有把柄,不怕李氏敢和他耍花样!

等摸清了林家家产的底细,到时候金山银山都是自个儿的。

眼下要担心的是外头还有没有赌坊的打手守着?

老乞丐说是看着他们走了才来的,这话能不能信呢?

瘌痢头想了又想,对金银财帛的贪婪战胜了心底的害怕,无论有没有打手守着都得搏一搏。

天黑了,他们也得休息!

不如趁着天黑想办法摸出去,等天一亮城门一开就直奔梅花坳,他就不信蹲守梅花坳还不能等到李氏这婆娘出门。

打定主意,瘌痢头连手脚都利索多了,不敢走门翻窗户出去,悄悄摸向城门,打算在城门附近随便找个地方凑合一晚。

日升月落,七月十五中元节。

每逢初一十五,清河镇附近的戒台寺香火鼎盛,今日又是鬼门大开祭祀先人的大日子,不少人大清早赶往戒台寺。

村里不是人人都去寺庙,可家家户户都不能免俗的在家准备祭祀一事。

梅花坳今日要在祠堂祭祖,村里老少爷儿们都在祠堂帮忙,大姑娘小媳妇在家中准备祭祀要用的物品,不仅祠堂要祭祖,他们家中也都要祭祀先人。

今日连顾十安和林南风也没闲着,他们当然不可能去林家帮忙,而是在二爷爷家中帮着跑腿忙里忙外。

二爷爷家和林富春是同一个祖宗,在哪儿拜都一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