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诗词对《周易哲学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第 107 回解析》的解析:

(一)《〈三国演义〉第 107 回解析》

三国风云变幻中,权谋争斗显奇雄。

周易哲理蕴深意,世事无常运不穷。

司马夺权归魏政,姜维兵败憾山空。

卦象阴阳思变易,豪杰命运各不同。

(二)诠释: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第 107 回的主要情节和周易哲学的融入,体现了其中的风云变幻、权谋较量,以及周易哲学所揭示的世事无常和变化之道,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感慨。

诗的首联“三国风云变幻中,权谋争斗显奇雄”,描绘了《三国演义》中那个充满风云变幻和权谋争斗的背景,凸显出英雄豪杰们的不凡气概。

颔联“周易哲理蕴深意,世事无常运不穷”,指出周易哲学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以及世间事物变化无常的规律,这与第 107 回的情节和主题相呼应。

颈联“司马夺权归魏政,姜维兵败憾山空”,具体描述了这一回中的关键事件,司马懿夺取政权,姜维兵败牛头山,展现出历史的波澜壮阔和人物的命运转折。

尾联“卦象阴阳思变易,豪杰命运各不同”,强调了卦象中阴阳变化的思想,以及各位豪杰因不同的选择和命运而走向不同的结局。

整首诗通过七律的形式,将《三国演义》第 107 回与周易哲学相结合,深刻地剖析了其中的情节和内涵,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哲理的思考。

(三)三国演义107回回目,经典梗概,主要人物,经典诗句,经典典故,指导思想

回目:《三国演义》第107回的回目是“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经典梗概:

司马氏夺权:司马懿得知曹爽同弟曹羲、曹训、曹彦以及心腹何晏等人,随魏主曹芳出城谒明帝墓并去畋猎,大喜过望。他迅速行动,令司徒高柔假以节钺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据曹羲营。接着,司马懿引旧官入后宫奏郭太后,言曹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罪当废黜。并让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一同写表,遣黄门赍出城外,径至帝前申奏。同时,司马懿自引大军据守武库。

曹爽的犹豫与投降:曹爽得知城中事变后惊慌失措,在众人建议下依旧犹豫不决。参军辛敞、司马鲁芝斩关夺门而出,司农桓范劝曹爽请天子幸许都,调外兵以讨司马懿,但曹爽因全家在城中不敢行动。最终,曹爽相信了司马懿只是削其兵权的说法,交出印绶投降。

司马氏诛杀曹爽:曹爽回城后,司马懿用大锁锁门,令居民八百人围守其宅。随后,司马懿先将黄门张当捉下狱中问罪,张当供出何晏等五人同谋篡逆。司马懿将何晏等人用长枷钉了,并以桓范矫诏出城、口称太傅谋反的罪名,将桓范等皆下狱。最后,司马懿将曹爽兄弟三人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灭其三族。

后续发展: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司马懿固辞不肯受,曹芳不准,令父子三人同领国事。夏侯霸听闻司马懿挟天子、杀曹爽后,起兵造反,但不敌郭淮与陈泰,败后逃至蜀国,投降后主刘禅。姜维趁机伐魏,前队大败,姜维支援后绕至牛头山,欲袭敌后,却被魏兵识破,半路截住,成对垒之势。

主要人物:

司马懿:老谋深算,隐忍多年后抓住机会发动政变,成功夺取曹魏政权,成为曹魏后期的实际掌权者。

曹爽:曹魏宗室,大将军,起初与司马懿共同辅政,但后来日益骄纵,胸无大志,在与司马懿的权力斗争中失败。

辛敞:曹爽手下的参军,在辛宪英的劝说下,坚守职责,与鲁芝一起斩关夺门而出。

辛宪英:辛敞的姐姐,有识人之明,看出司马懿只是想杀曹爽,劝弟弟坚守职责。

桓范:足智多谋,被称为“智囊”,曾劝曹爽不要投降,但曹爽未听其言。

姜维:蜀汉将领,在夏侯霸投降后,趁机伐魏,但在牛头山兵败。

夏侯霸:曹魏宗室,夏侯渊之子,因司马懿诛杀曹爽,被迫投降蜀汉。

经典诗句:“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此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大业未竟的感慨,也体现出当时局势的动荡和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经典典故:

洛水背誓: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向曹爽表示只是削其兵权,别无他意,但最终却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这一典故成为了后人指责司马懿违背誓言、阴险狡诈的例子。

夏侯令女守节:曹爽从弟曹文叔之妻夏侯令女,早寡无子,其父欲改嫁之,女截耳自誓。曹爽被诛后,其父又想让她改嫁,她又断去其鼻,以表守节之志。后人称赞她“弱草微尘尽达观,夏侯有女义如山。”

指导思想:

从政治角度看,这一回体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在三国乱世,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政权不择手段,司马懿通过政变夺取权力,曹爽因自身的骄纵和无能而失败,反映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政治现实。

从人物塑造角度看,突出了忠义与奸邪的对立。辛敞、辛宪英等人坚守职责、忠于君主,被视为忠义之士;而司马懿背信弃义、诛杀曹爽等人,则被刻画为奸邪之辈。这种对比强调了忠义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精神的推崇。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一回预示了曹魏政权的衰落和司马氏家族的崛起。司马氏逐渐掌握曹魏政权,为西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朝代的更替。

二、《周易哲学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第 107 回解析》

《三国演义》第 107 回“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这一回目所展现的情节波澜壮阔,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而运用周易哲学来深度解析这一回目,更能揭示出其中隐藏的奥秘与深意。

在这一回中,司马懿的崛起与掌权,标志着曹魏政权的重大转折。司马懿以其深谋远虑和隐忍策略,逐渐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与周易中的“潜龙勿用”有着相似之处。在事物发展的初期,需要潜藏力量,等待时机,司马懿正是在等待中积蓄力量,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一举夺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