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是,”汪教授终于喝完一小杯茶,放下杯子才道,“这是个关键。放心,我会提出来的。”

一个仅几十平米的空中小花园,已经是这个世界的顶级享受,须发皆白的老人终于看完了手中的资料,他缓缓取下眼镜,舒缓了一下眼镜后,才对自己对面的中年男子点头:“不错,可行性很强。”

申报小组的负责人,阚中彦阚博士睁大了眼:“老师这么肯定?”

秦院士点了点头:“你也知道,我退休后一直都在研习古医,她的引证,案例都是真实的,我敢肯定,只要找到合适的配药,一定会有效果,只是效果大小不同罢了。”

秦院士已经72岁,空间崩溃后衰老得很快,他也觉得自己记忆力和身体机能开始退化,就在65岁时办了退休。他从空间崩溃后才开始学习古医的养生理论开始养生,从而对古医越来越感兴趣,算是对古医的了解比较深的一个人。

他对温月的论述十分认同,甚至觉得温月比他还要懂古医,同时也肯定了这个课题的可行性。

其他申报小组的成员也被这份设想的前景所吸引,虽然他们不懂古医,但温月引经据典,确实打动了他们。

也有人想自己做这个课题,但却因为对古医和药材的了解不足而却步,如果要重新学起,至少要几年才能稍稍入门,到时候还不一定有温月如今的高度。

这也是因为温月的描述浅显,他们也以为温月只学了几年而已。

但申报评审小组有两种意见,两方人各执一词。有人认为温月的课题有可行性,有人又觉得古医出成果的时间太长,最后拖的时间太长,竟然闹到了上层。

上层也有些难以抉择,因为担心温月的课题耗时太长,最后竟然批了两个补天果项目,其中温月的课题被命名为“补天项目1组”,另一个课题为“补天项目2组”,每个项目组每年分配2颗补天果。

项目2组的汉克斯教授十分不快,如果只有他们团队获批,也许就能拿到4颗果子,可以多做一倍的实验,时间也会加快。就算两个项目,凭什么他们是2组不是1组?

终于拿到了立项文件和第一批资金,温月恨不得立马就开始实验。

既然有2颗果子,那她准备再招2个人,然后三人组成一个小组,实验交叉进行,互相验证,免得谁无意或者故意的做错。而她自己还有空间以及祈禹提供的果子,也够做实验了。

最热门的补天果项目成功立项,温月的团队马上炙手可热起来,报名参加的不少,最后她却只选了2个助理研究员。

“为什么?”史密斯以为自己是副教授级别,进团队不说第一参与人,至少可以排第二吧,竟然把他筛下来了?

“抱歉,我需要对古医有一定了解的队员。”

“祈少校也懂古医?”

“……他说每年捐献一颗补天果给团队。”温月只好说了实话。

史密斯不是拿不出补天果,但他犹豫了,这一犹豫,就错过了加入温月团队的机会,日后温月每取得一次成就,他都要后悔一次。

所有人都以为温月要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各种药材的药性药理,组方的可能性等,却不知道她早就想好了几十个组方,要不是对补天果的特性了解不足,都可以直接开方的。

反而是因为空间种植的原因,很多药材已经绝迹,才是真正的难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