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强向来就是个行动派,一旦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情,便会毫不犹豫地付诸实践。这不,他此刻已然开始了积极的筹备工作——到处打听关于打捞船和游艇的相关信息。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必须得谨慎选择,确保万无一失。
他最为关注的自然是船只的各项性能指标。首先便是安全性,这可是重中之重,关系到整个作业过程中的人员生命安全;其次是抗风浪能力,只有具备强大的抗风浪能力,才能在恶劣的海况下依然稳定前行,顺利完成任务;再者就是打捞能力,这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够收获多少成果。
为此,萧强四处奔波,询问了众多业内人士,查阅了大量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获取有用信息的渠道。每一次与人交流时,他都会详细询问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打捞船以及游艇在这些关键指标上的表现,并认真做好记录。同时,他还通过互联网搜索各种用户评价和专业评测,试图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市场上各类产品的优缺点。
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繁琐,但萧强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因为他深知,只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才能够做出最明智的决策,从而为即将开展的打捞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不仅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地收集来自世界各国的沉船相关资料,而且深入探究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文献记载、历史档案以及民间传说等。无论是图书馆里尘封已久的古籍,还是互联网上散落各处的只言片语,都成为了他寻觅线索的关键所在。
同时,对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他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研究。这条曾经连接着东西方文明的贸易通道,承载着无数商船和冒险者的梦想与财富。每一个港口、每一片海域,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中,他始终怀揣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寻找到一些珍贵的沉船资料,这些资料或许能够揭开一段被岁月掩埋的历史真相;又或者是发现关于海盗藏宝的传说,那些藏匿于深海之中的巨大宝藏,仿佛在向他招手,诱惑着他不断前行。
打捞船国外的厂家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的两家造船厂。经过反复考量,萧强决定去这两家造船厂看一看。
带上几个保镖和翻译,萧强他们就去了德国克虏伯船厂,这家造船厂属于德国的军工集团,造船质量是毋庸置疑的,接待他们的一个负责人叫克里斯蒂安,很怀疑萧强的购买能力。所以态度虽然恭敬,并不是十分热情。
萧强讲了自己的要求,打捞船和游轮都要求是最好的,萧强随手掏出黑卡在手里把玩着,这还是上次欧洲执行办理的,当时筹集的10亿美金只花出去1000多万美金。
克里斯蒂安看到黑卡,态度立刻热情了不少,马上就安排萧强一行去参观他们正在建设的船舶,还热情地介绍着船舶的参数。
打捞船,他们最好的一个型号是7000多吨的,最大打捞深度是1000米,长度110米,宽70米,最大起重5000吨,造价3亿美元左右,不过需要预定,建造工期大约两年多。萧强可不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