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姑娘原来姓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沈暮云把抄录的几十首古诗,交给陆明州。

陆明州目光落在宣纸上。

看到第一句,春种一粒粟的时候,心里还以为写的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内容。

直到看到后面两句,脸上的笑容转瞬消失。

陆明州觉得辛酸。

“子渊,快写,别磨叽。”

“阿云的诗写得真好。”

“啊?”

“尤其是最后这一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出自《悯农》)

沈暮云刚才就同大家说了,不是她写的。

可他们都不相信。

沈暮云为了办事效率,也不再解释。

“先别管它好不好,咱们今日,必须把这些古诗给刻下来。”她拿了一份交给了陆明州,“这些你写,其他的,我找云凌和阿盘帮忙。”

陆明州快速地阻拦:“阿云,这些不多,还是本王来刻吧。”

“很累的。”

“无妨,本王很喜欢。”

云凌知道他家主子喜欢,也没争抢这个差事。

“王妃,主子的书法好,剑术更好,还是让主子来吧。”

“好吧,既然子渊喜欢,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沈暮云语重心长地叮嘱,“不过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

陆明州点头附和:“嗯,我知道,别把整首诗刻完,要将剩下的刻在炎城。”

“没错。”沈暮云窃笑,“说得通俗点,这就叫吊人胃口。”

白胡子老头捋着胡须,看着石壁上写好的诗。

转头问写的陆明州。

“这屋上无片瓦,后面是什么?”

沈暮云立马制止:“子渊,千万别告诉老前辈。”

陆明州瞟了一眼,笑着婉拒:“不好意思,老前辈,作者不让说。”

白胡子老头一脸忧伤地瞪着沈暮云,随即仰头大笑。

虽然沈暮云不告诉他,他很着急,但想到未来很多文人墨客,都会经历同样的事情。

他的心情莫名地激动。

云雪凑到沈暮云的身旁,小声询问:“王妃,我也想知道。”

沈暮云贴着耳朵回:“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出自《陶者》)

丫鬟云雪也喜欢那些诗作。

前面写的,通俗易懂。后面那两句,她也很能共情。

“王妃,你真是文采卓越。”

“没错。”陆明州跟着附和。

随后便施展轻功,用最快的速度,在石壁上刻下宣纸上所写的内容。

等完成以后,他就拿着那些宣纸来到沈暮云的身旁。

“阿云,等到了炎城,这些也让本王写吧。”

“那是自然,你刻得那么整齐那么清晰,换一个人,我还不喜欢呢。”

陆明州眉眼一亮。

他自动将这些话过滤成自己刻得很好,阿云喜欢,没人能比得上他的意思。

“其实,这些诗,前面都像是在描述一个场景,只有看到全部内容,才能明白这诗要表达的主题。”

陆明州附和:“的确如此。”

沈暮云又问,“倘若那些文人墨客不感兴趣,岂不是白刻?”

陆明州信誓旦旦地说:“他们一定会感兴趣的。”

沈暮云看他说得一本正经、毫不犹豫,反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