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争夺皇位上,终究会离皇位越来越远。

杨荣在一旁应道:

“太子爷,这也是无奈之举,如今文官集团因永乐公司一事,已经对太子爷心中多少产生些许间隙。”

“如果不经过这些文官背后的士绅调节,那么对于我们的力量削弱实在难以想象!”

朝廷中文官,心中差不多都对朱高炽有好感。

毕竟朱高煦那一副莽夫样子,文官真喜欢不来。

可是在这些文官出事的时候,由于出手对象是汉王,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太子殿下出来主持大局。

为文官讨回公道。

但最终结果让文官很失望,朱高炽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象征性的上了几份奏疏。

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毫无效果。

这样的结果让这些文官集团很慌张。

毕竟自家老大不挡事了,那他们这些小弟还会有未来吗?

所以之前大部分站队朱高炽的官员,已经开始选择中立。

两头都不得罪。

大不了不争这个从龙之功,不受波及就行。

这样一来却让杨士奇、杨荣心中慌了起来,毕竟他们可都是太子府上的官员,铁铁的太子党,已经与太子达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步。

朱高炽在这段时间里,表现的一点也不着急。

可他们二人不行,就在这个时候,谢缙带着士绅阶级的‘诚意’过来了。

说只要能够帮助士绅完成这一次苏、松、嘉、湖四地的赋税减免,那么江浙那一片地区的所有士绅,会带着大明几乎全部读书人以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这样的助力下,太子才能稳稳与汉王抗衡中占据上风;在这样的底蕴下,才能保住太子之位。

“糊涂!愚蠢!”朱高炽怒道。

随后他摇了摇头,真想不到这两小子打着为自己好的名义,去听信谢缙的言论。

可是朱高炽感觉他们二人并不糊涂,至少没有到那种不可救药的地步。

还好在萌芽阶段被发现了。

要不然自己可真就要被坑惨了!

至于永乐公司一事,朱棣当然给他已经通过气了,说白了就是以京师之地作为试点,打造好一副良好的经商环境。

当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对商贾征收商税。

前提则要给商贾保障。

至于那些被抓的官员,在朱高炽看来完全就是咎由自取。

在汉王这样严打下,依旧选择吃拿卡要,欺压商贾起来无所顾忌,如果不严厉,那么这股风气治不好。

朱高炽站起身来,缓缓走到二杨跟前,开口道:

“洪武帝时期仅仅一个胡惟庸案就诛杀了三万多人,这件事情还不够深刻吗?”

“我知道目前父皇还没有表现出这样狠辣,那是因为靖难之初朝政不稳,所以他忍了几年。”

“可是目前大明经过几年的恢复,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在这样情况下,他杀起官员来,你认为会有所顾忌吗?”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坟头草都那么老高了,怎么,你们也想要去陪他?”

此话一出,二杨顿时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按照朱高炽话语中的意思,朱棣接下来好像要对待士绅与这一次上奏疏的文官有大动作。

而这个大动作很有可能就是:

大杀特杀!

朱高炽不可能在这样的事情上开玩笑。

果然建文一朝那样的快乐时光,终究只是过去式,不会再有了。

建文帝朱允炆非常宠爱文官集团与他们背后的士绅阶级,甚至为此特意对江南士绅集中的地方,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税收政策。

而朱棣上位之后,凭借手中的东厂等特务机构,对包括士绅在内的整个朝中官员进行监视威慑。

这种高压的监视手段,士绅们可谓苦不堪言。

而目前朝中士绅的去向,大部分都进入到编纂《永乐大典》这样的大型工程中去,在朝中很难捞取实权。

唉!

建文这么好的皇帝,怎么就打不赢他叔叔呢!

可如今也只能向前看,难不成真的下去陪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不成!

杨荣跪在地上,忍不住直起了身子供手低声道:

“太子爷,可否明示?”

杨士奇见状也直起来身子,想要看看这位永乐帝到底如何对抗士绅。

只有知道了朱棣的态度,才会进行接下来的选择。

朱高炽叹了一口气,也罢。

就让你们感受一下来自朱瞻基老师带来的小小震撼!

至于你们二人听后是死是活,全凭悟性。

于是,

朱高炽将陈羽口中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陈述了一遍。

话落,

杨士奇与杨荣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震撼!

在他们看来朱棣直接跳过了士绅的诉求,选择硬刚。

杨荣沉吟了片刻之后,试探性的说道:

“这样来说的话,那岂不是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几年的特权尽数消散,最后还要去服徭役?”

“这……这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