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陛下,圣躬金安!”
袁珙进入京城之后,本来想直接去找道衍,可半路被锦衣卫截胡,说永乐帝有请。
之后在锦衣卫的带领下,来到了御书房中拜访陛下。
“袁居士无需多礼。”
朱棣从龙椅上起身,快步走到袁珙面前将其托扶起来。
他对于袁珙这拥有一身本领,却不喜功名利禄的人很尊敬。
袁珙起身后微微颔首,打量了朱棣一番,随后笑着说道:
“陛下,臣此次观您面相,龙气愈发强盛,印堂光亮,陛下未来定能开创出一番辉煌盛世。”
朱棣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如果是其他人说出这番言论,那么拍马屁必然占据很大成分,可是袁珙说出这一番话,只会让朱棣更加坚定心中的目标。
要知道袁珙相术高超,名声在外。
在靖难起兵之前给朱棣相面,称其:‘龙姿凤质,天高地厚,神略内蕴,可做天子’。这预言让朱棣相信自己有天子之命,促使他下定决心发动靖难之役,争夺皇位。
朱棣夺得天下后也曾说过:得皇位‘始于姚,定于袁,成于张’!
而且其所着作的《柳庄相法》,一直都是相术理论的经典专着之一,甚至被乾隆钦点为相术经典,后收录于《四库全书》中。
朱棣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袁居士,大明有你这般相术高人,实乃大明之幸。”
经过简单的寒暄,朱棣将道衍目前的状况告知了袁珙。
其中包括陈羽提出的王朝周期、大航海蓝图等。
袁珙闻言轻轻的摇了摇头,随后掐指算了算,半晌后轻笑道:
“陛下,陈羽此人能提出这样的计策,显然其本身才学,已然超脱了历史局限性。”
袁珙此话不假,王朝三百年周期定律,千年以来没有一个人可以看破其中的人地关系。
可是听闻陈羽只在一顿饭的功夫,就将此问题剖析的如此透彻,如何不让人感到震撼。
显然陈羽的才识在袁珙眼中,超脱了历史的局限性。
袁珙顿了顿,继续说道:“道衍得知陈羽的策略后,从最开始的闭关,到如今的精神不对劲,甚至有些……癫狂,我猜测应该是道衍悟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也就是说这新悟出来的东西,让道衍陷入了死胡同!这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袁珙听完朱棣所说,已经差不多搞清楚了让道衍心神震乱的原因。
他清楚道衍的性格,本身就是聪明绝顶之人,如今陷入这样情况一定不会是嫉妒所致。
而是有所领悟。
袁珙听完这些策略之后,除了大受震撼之外,并没有像道衍一样陷入心魔的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他在相术上,放眼整个大明无人能敌。
可要论起才智,姚广孝当之无愧第一。
越是才智绝顶的人,越是会在看到新‘东西’的过程中陷入其中,难以走出。
这样一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