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没多久,有人自京城来。

一大早,余庆兴冲冲进了小院,在他身后跟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余庆进门就说:“婶子,这位是柳先生派过来的,给您带了口信。”

这青年姓魏,是个侍卫。

魏侍卫先是一抱拳,便开始了滔滔不绝,“那兔儿爷送到瑞王府,小郡主十分欢喜,拿起来便不撒手,连睡觉也要抱着,王府里其他幼童无不羡慕!

“按理说,京城什么好东西没有?兔儿爷并不难买,可小郡主这个生得格外好看,穿得也格外气派。京城的布偶,敢镶金嵌玉的没这么漂亮,漂亮的没这么精致,精致的又没这么神气!

“所以说,杜掌柜的兔儿爷是京城独一份!中秋宴上,小郡主带着兔儿爷出席,在座贵人无不侧目,纷纷询问这布偶是从哪里购得。

“席间有位英国公夫人,生得美若天仙,她说出‘杜氏布偶’的名号,贵人们听说要到济源府买,都托人帮忙呢。”

杜春枝忍不住问:“英国公夫人怎么会知道我家名号?”

“这就说来话长了。”

杜春枝头疼,“那你长话短说。”

余庆小声道:“那英国公夫人是六叔的表妹。”

原来是这样,杜春枝点点头,让魏侍卫接着说。

“席间也有其他贵胄家的小公子小小姐,全都围着端王府小郡主,求着抱一抱她的兔儿爷。小郡主坚决不肯,生怕别人碰掉了珠子。

于是贵人们说,‘杜氏布偶’若是能在京城开店,那便最好了。”

杏花在一旁听着,高兴地眉眼弯弯,“那我们的铺子岂不是要开到京城去?”

杜春枝笑道:“眼下还不行,咱们作坊能做精细活儿的只有你一个,玲珑都没你细。你也别着急,贵货慢慢做就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