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之后,在对日关系上,战还是和,国府内部曾经爆发过一场大讨论。
日寇凶残,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国军全部失败,失败多了以后,意志薄弱的人就容易丧失自信,没有自信的人特别消极,一消极就想躺平。
南京沦陷后,汪精卫就变得特别消极,觉得“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向蒋介石提出由他组织一个第三方,啥意思呢?日本人是进攻的一方,蒋介石是抵抗的一方,汪来组织和谈,这就是所谓第三方。
汪的想法并不孤独,黄埔系二号人物何应钦就觉得能谈就不要打,实在要打,也要拖一段时间再打,反正是能吵吵就不要动手。
很多知识分子也觉得中日实力差距太大,没办法打,打起来中国就要亡国,比如胡适就觉得为什么非要打的要死要活呢?日本人不是要东三省吗?给它就是了,承认满洲国,只要满足日本人的胃口,和平不就降临了吗?
胡适这些话实在太过分了,程潜建议把胡适抓起来,以“汉奸罪”论处,意思就是枪毙了得了,免得妖言惑众。
蒋介石在内心对胡适无限鄙视,但蒋作为全国领袖,必须要团结所有能团结的人,胡适作为文人领袖之一,属于统战对象,耳朵里听着胡适的话,虽然无比烦躁,但脸上始终只能笑嘻嘻,心里疯狂骂瓜批。
蒋的心里很清楚,领导抗战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蒋投降了,李宗仁会跳出来继续打,李宗仁投降了,冯玉祥会跳出来继续打,即使国民党全部投降了,共产党绝对不会投降,他们会一直打下去。
到时候,国内抵抗的力量和海外支持抗战的资源都会向共产党汇聚过去,或者说,向坚持抗战的政治势力汇聚过去,谁坚持打,谁就能代表国家,谁就是合法政权。
在政治智慧上,蒋比汪的确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为了制止投降的论调,蒋在最高国防会议上发表讲话:
国民党的革命精神只有为中国要求自由与平等,而不能够向敌人屈服,不能够订立不能接受的条约,订了条约以后,就会增加我们国家民族永远的束缚。现在是一个大的危险额关口,我们必须以主义与本党的利益为前提,不能和日本人谈和。和日本人谈和,对外的战争可以停,对内的战争会起来,国家一定会出现大乱的局面。
蒋还在日记里表示“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为了抗日,蒋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共产党。
早在1935年8月的时候,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世界各国共产党云集于此,大会号召“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王明,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号召中国各党派、团体、各界、各军全体团结起来,组成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和日寇战斗到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