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云不禁在想,要是原主今天站在这象征着最高权力的勤政殿之中,会怎么想,怎么做?

而自己作为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当然有着与原主完全不一样的思考和选择。

为了尽快恢复洛城的秩序,他命人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了第一号《新朝令》,贴出了告示,通告全城军民。

第一,新朝的军队会严守纪律,不会伤害任何一个百姓,更不会出现以往随意抢夺百姓财物的事情。若有发现,定按军纪严肃处理。

第二,新朝的军队只维持秩序,不干扰百姓的生活。

第三,原夏朝官员、将士,必须三天内到东城门登记,接受新朝的审查。凡是不去登记的,一旦查到,将给予责罚。

第四,需要征集民工修复城墙和城门,除了一天三顿供应饭食外,还会按每人每天十文钱发给工钱,当天兑现,绝不拖欠。

原本城中百姓以为新皇帝来了,免不了又是一通打砸抢。个个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此通告一出,一些胆子稍微大些的人试探着出来溜达。后来发现这新朝的军队果真如通告所言,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街上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还有不少人去报名参加修复城墙的工作。当他们当天领到工钱的时候,简直有点不敢相信。原以为只要能给口饭吃就不错了,谁知竟然真的发给工钱。这还是头一次。

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全城百姓就都知道了,看来这个新朝廷跟原来还真的不一样。

第二天,来报名修葺城墙的竟然达到了前一天的十几倍。

人多了,干起活来自然就快,第二天中午,原本倒塌的几处城墙就被修缮一新了。可在发放工钱的时候,还是按照一天的工作量发给了十文工钱。再一次把京都的百姓给惊喜坏了。还有这样的朝廷?不但不克扣,还多发,这样的朝廷谁不喜欢?谁不拥护?

仅仅修葺城墙这一件事,就赢得了京都洛城百信的心。

三天过去,京都洛城的秩序逐渐恢复如初。甚至比三天前更好,更安全。

老百姓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同时,那些原夏朝的大小官员、衙差、士卒以及宫中的那些太监、宫女、嫔妃,也陆陆续续来到东城门进行登记,接受审查。

其中有些原本很是嚣张跋扈惯了的,还没认清形势,误以为新潮还是像以往那些改朝换代的一样,无非就是换个人当皇帝,还能把他们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怎么着。也就没有把《新朝令》当回事。

谁知,到了第四天,直接开始了全城搜捕。

根据举报,派出了数队官兵,抓捕那些没有按照《新朝令》第三条要求按时登记的前朝公务人员。

这其中就有太尉李俊。从姚镇山的父辈开始,他就担任了夏朝的礼部尚书,到了姚镇山做皇帝的时候,又先后升任为大学士、太尉。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姚振河做皇帝的时候,也没敢对他怎么样,因为不仅他自己位高权重,门生故吏更是遍布朝野上下,把控着各个部门实权。三个儿子,七个孙子,十人中,除了两个尚未成年以外,其余八人也都在朝中做官。在各州郡任职的人中,与他家沾亲带故的更是成百上千。说他家是夏朝第一家族也不为过。

所以,当他的那些个门生惶恐不安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却哈哈一笑。摇了摇头,指着来人道:“你们啊,妄为我的门生,看事情竟然如此浅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