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愔一连两次收到太皇太后的口谕传召他进宫觐见,他知道一定有些什么风声让太皇太后听闻了。既然瞒不住了,他也想知道太皇太后到底是什么态度,自己去摸一摸底也不是坏事。
杨愔来到太和殿,让内侍通报,不一会儿,内侍就向他报告说太皇太后有请。杨愔入了内堂前厅,只见娄昭君已经坐在主位上了。
他连忙上前行礼说:“微臣叩见太皇太后,愿太皇太后凤体安康。”
“杨宰辅不用多礼了,起来坐下说话吧。”
“是,微臣谢太皇太后赐坐。”
杨愔侧着身子坐下后说:“未知太皇太后传召微臣进宫,有何事要吩咐?”
“哀家就明人不说暗话了,宰辅近来是否谋划着什么不让哀家知道的事?不要以为哀家年老了,就变得耳背眼蒙了,啥事都不清不楚。哀家劝宰辅一句话,还是把问题放到桌面上来吧,否则后果也不是宰辅能承受得起的。”
“微臣惶恐,启禀太皇太后,微臣自先帝遗诏嘱托辅政以后,一直以来夙夜尽责,不敢有违。只希望能保住陛下的皇位,也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当初先帝神志有亏,太皇太后命令两位亲王扶助朝政,这原是非常时期所施行的无奈之举,但现在陛下已经逐渐掌握了国家的政务大事,两位亲王是时候交出军权大权,让陛下成为国家的真正君主了。
可是目前的情况正好相反,两位亲王不但没有半点要交还权力的举动,而且还变本加厉插手更加事务,这都不止,他们还结党营私,纠集被罢职的鲜卑族人一起来对抗陛下的施政国策,这已经是明显地威肋到陛下的权威了,难道太皇太后继续只眼开只眼闭地任凭他们继续下去吗?”
“杨宰辅果然是忠于先帝的好臣子,不枉洋儿对你赋以重托。哀家也明白你的忧虑,可是凡事都有因果,你要求两位亲王交还权力,也需要一个台阶让他们一步步走下来,否则凌空一脚踢下去,两位亲王也会摔死的。
你这样做,他们如何肯善罢甘休?一旦冲突起来,必然会流血收场,到时候,哀家也不敢保证宰辅和皇帝能全身而退啊!”
“既然太皇太后对事情已经清楚明了,敢问太皇太后可有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难题?”
“宰辅问到点子上了,哀家也想知道在你的心中,是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臣并没有打算要为难两位亲王,毕竟他们是朝廷的重臣,只要他们愿意选一个地方,全国的地方他们都有权选择,选好封地后自行前往封地驻守生活,朝政的事就由一众大臣去处理吧。”
“杨愔呀杨愔,这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意罢了。选一个封地不难,难就难在国家的三军统帅是该由谁来担任?
一直以来,国家的军队都是哀家先夫统领鲜卑男儿组成的,这些军人只会服从鲜卑的将领统管,你们一介文官,又是汉人,试问军队的将士怎会听从你们汉人的指挥?
这个问题你到底有没有考虑清楚?一旦被他们知道你剥夺了两位亲王的统帅头衔,国家的军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没了灵魂。
哪些曾经追随神武帝、文宣帝的旧将部属必然会对你心怀怨恨,到时候全国一片反对的声音,你又如何应付?所谓众怒难犯,你是聪明人,难道就不明白当中的要害之处?”
“微臣感激太皇太后能理解臣的苦衷。可是除此办法外,还有什么折衷的方法能令双方都能接受的呢?微臣恳请太皇太后能拨开云雾,开宗明言。”
“如今之计,唯有将三军划成三片,一片由常山王统领,进驻他的封地,另一片由长广王统领,同样都是进驻他的封地。另一支军队则由段韶统领,驻守在邺城和晋阳两处,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
杨宰辅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否恰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