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位于江西北部,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素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称。
其北控长江,南扼潘阳湖,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除此之外九江还是阻止湘军水师东进天京的屏障,所以自从1853年第二次占领九江之后,这里便一直处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
此地还是曾国藩的伤心之地。
曾国藩上一次进攻九江,在湖口之战中被石达开杀的大败,就连坐船也被太平军焚毁。
咸丰的御赐之物,以及他自己平日的奏章日记等重要物品全部没入鄱阳湖。
心理崩溃的他,一头栽进了鄱阳湖投水自尽......
无独有偶,去年湘军悍将塔奇布也因为久攻九江不下,愤恨呕血而死。
可以说这里是曾国藩心中的一个梦魇。
此番卷土重来他就是除去自己的一个心魔。
数百艘湘军水师的大小船只在彭玉麟统领下从岳州出发顺江而下,直奔就九江而去。
湘军水师的战船主要分为:舢板、长龙、快蟹三种。
其中长龙、快蟹为大船,舢板为小船。
舢板,桨十人,柁一人,头篙一人,炮手二人。炮置船首尾,旋而发之。炮一发,舟一顿,则进愈疾矣。
长龙,桨十六人,橹四人,余如舢板之数。
快蟹,桨二十八人,橹八人,舱长一人,头、柁各一人,炮手六人。
江风呼啸,帆影重重,每一艘战船都披上了晨曦的金色战袍,显得格外威武雄壮。
战船上,湘军将士们身姿挺拔,战意盎然。他们身着整齐的衣甲,手持锋利的兵刃,目光如炬,直视前方。随着战鼓的轰鸣,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震江面,仿佛要将天地都撼动。
战船之间,桨声、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激昂的进行曲。江水被战船劈开,激起层层浪花,仿佛在为湘军水师的壮举助威。
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与战船上的旗帜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随着战船的推进,九江城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太平天国殿右十二检点林启荣站在城头,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湘军水师,他身后的1万7千太平军早已严阵以待。
三年来清妖向他们发动了无数次进攻,九江城却依旧坚如磐石。
因为他很清楚,九江其实是由一整套防御体系构成的。
不仅仅是长江南岸的九江城,还有江北的小池口,以及九江东面扼守鄱阳湖两岸的湖口同梅家洲。
湘军水师虽然来势汹汹,但他并不惧怕他们猛攻九江城。
很快太平军就凭借大量清妖遗留下来的江防重炮,向着江面上的湘军水师发起了炮击。
在这一刻,江面仿佛被战火点燃,炮声隆隆,整个江面都被战火的硝烟所笼罩。
曾国藩坐在自己的帅船上看着前方胶着的战事。
不免感叹道:“这林启荣真是一员悍将,有他在,九江很难被攻破。”
彭玉麟说道:“大帅放心,末将的目的并不是强攻九江城,而是烧毁长毛水寨中的小船。”
太平军在九江城外的江面上不但设置了水寨,同时还在江边打了不少暗桩铁索,湘军的大船是难以靠近九江的。
随着一声巨响,湘军的一艘“快蟹”被太平军火炮击中,断成了两截,很快便沉入了江中。
城上的太平军发出了热烈的欢呼!!!
不过湘军战船上的火炮很快就向九江城发起了猛烈的还击。
好在林启荣已经提前在城墙下修建好了避炮坑,太平军的伤亡并不大。
而九江城上那些坚固的炮台也不是敌方火炮能够轻易摧毁的。
彭玉麟知道强攻难以奏效,所以准备了许多火船。
很快数十艘小船从湘军的船队中脱颖而出,这些火船上装满了易燃物质,如硝磺、芦苇等,一旦点燃,将产生巨大的火势和破坏力。
由于船小,太平军的火炮很难击沉这些快速行进的船只。
随着火船的接近,湘军水兵点燃了船上的易燃物质,顿时火光冲天,烈焰滚滚。
而后这些水兵则是跳入长江之中。
火船如同一头头凶猛的火龙,冲进了太平军的水寨。
木结构的水寨,在被火船撞击后,火势迅速蔓延!
不一会的功夫,整个水寨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不过林启荣却没有惊讶,只是说道:“水寨中的战船都转移了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