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惊人的消息时,张金堂故意停顿了一下,拿起水杯里的水喝着。
喝完水后,张金堂还咂吧了两下嘴。
“牛子,赶紧讲。”一旁的叶红兵催促着。
“咳咳。”
“李隆基派出去探查的人,查到之所以神都内会乱,是因为有鬼兵,从洛水南岸经过,在水面上行走,去往了洛水北岸。”
“并且,这些鬼兵出现之后,仿佛是有着千军万马的嘈杂声音。”
“这使得神都的百姓惊恐不已。”
“本来,李隆基以为这种异象出现一次也就是了。”
“结果,第二天晚上,同样的时间,鬼兵又出现了。”
“于是,李隆基下旨悬赏能解决这件事的奇人异士。”
“事情最终被解决了么?”妘建民问道。
“二郎,莫急,且听道爷我细细道来。”
“后来,有修习巫术之人,揭了皇榜。”
“在悬赏寻人的期间,这些鬼兵可是每天晚上都会出现的。”
“因此神都城内,人心惶惶,好多在外地有亲戚的人,都离开了神都,投奔亲戚避难去了。”
“那个修习巫术的巫祝在见过一次鬼兵之后,就有了办法。”
“他让李隆基准备大量的饮食,放在洛水河畔。”
“然后,在鬼兵出现,饮用准备好的饮食时,他就发动巫术。”
“如此几夜之后,那些鬼兵就再也没有出现。”
张金堂讲完后,妘建民开口道“这属于祭祀了吧?”
“嗯,有这么一点的关系在里面。”
时间,很快的来到了八月份。
1976年8月2日,也就是华夏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节这天。
滇省,勐(měng)泐(lè),曼雅村。
晚上,岩刚吃完饭,便急匆匆的拿上自制的鱼竿跟竹篓。
见此,岩刚的父亲便问他“岩刚,这大晚上的,你去哪里?!”
“阿爸,我去钓鱼去。”
“早点回来。”
“知道了。”
“黑子,走了。”
黑子,是岩刚家里养的一条大黑狗。
说起来,岩刚等这一天,可是等了大半年了。
事情,还得从半年前说起。
当时,岩刚去他太奶家帮忙干活的时候,无意间聊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岩刚的太奶就告诉他,其实,牛郎跟织女的对话,是有可能听到的。
20左右岁的岩刚,正是好奇的时候,他就追问他太奶,如何能听到牛郎跟织女的对话。
他太奶就告诉他,在七夕的当天,待在葡萄架或者黄瓜架下面,就有可能听到了。
于是,打那一天起,岩刚就盼望着七夕这一天的到来了。
岩刚所在的曼雅村,是在流沙河旁边的。
他家在流沙河边上,有着葡萄园。
为了能够听到牛郎跟织女的对话,同时又不无聊,岩刚早就在那利用两棵葡萄树,搭起了个葡萄架。
当时,岩刚的父亲还说他有劲没处使了。
之所以选择晚上,那当然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男孩的那点小心思了。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又有什么坏心思呢。
今天晚上,微风阵阵,天气晴朗。
很快的,岩刚便带着黑子来到了他家的葡萄地这边。
走到自己之前搭好的葡萄架下,岩刚将竹椅放下,然后便开始摆弄起鱼竿来。
一顿操作后,岩刚将鱼线甩了出去,目视前方,竖起耳朵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