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这个盟友不可不谓上心,几乎是又当爹又当妈,凡事都要过问一遍。

“君侯是说凉州的逆贼?”

“正是,此辈割据关中,威胁曹司空左翼,不可不察。”

李翊可不希望曹操打着打着,被西边儿马腾、韩遂背刺,拖徐州的后腿。

“君侯放心,曹司空早就考虑过关中问题了。”

“曹司空已命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兵马,前去劝降马腾、韩遂了。”

“如不出意外,马腾、韩遂应该会送子入颍川,以为质子。”

说到这儿,满宠脸上还是颇有傲色的。

仿佛表示并不是只有你徐州在反袁大业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兖州也是在不断努力。

钟繇确实奇才,历史上的他真的单枪匹马,成功劝降了马腾、韩遂。

使他们献子给曹操,没有倒向袁绍。

对曹操而言,钟繇不单单是帮他定了关中。

更重要的是切断了关中与南阳的联系,从而间接使得张绣投靠曹操。

之前说过,张绣的凉州兵马是要从威武老家补充的。

但正是由于钟繇安定了关中,使得张绣与凉州的联系被切断。

这才迫使张绣在袁曹之间,更加倾心于曹操。

“马腾、韩遂俱不是可信之人,此辈曹司空需多加警惕。”

李翊善意提醒满宠,叫他们一定要提防好,马腾、韩遂。

历史上的马腾可不是演义里签衣带诏的“大汉忠臣”。

而马腾与韩遂的关系,也没有演义里那么好。

虽然这两人在历史上确实结拜为了异姓兄弟。

只可惜,是塑料兄弟情。

才结拜没多久,就因为分赃不均,而互相攻伐,连年交战。

期间,韩遂还杀害了马腾的妻子和儿子。

后来马超还认了韩遂为义父,属实是认贼作父了。

不过站在马超的视角,他本来是庶长子。

如果不是韩遂杀了马腾嫡子,马超根本没机会继承家业。

所以有学者认为,马超正是念及此,才愿意投身至韩遂麾下的。

历史上马腾、韩遂虽然在袁曹大战中投靠了曹操。

但很快就被袁尚给策反,转头攻打曹操。

但钟繇又马上派出张既再再次策反了马腾、韩遂,使之转头攻打袁绍。

所以,你就会发现这帮人是真的没什么原则可言。

并且他们跟吕布一样,都有着起于边关的共同点,那就是缺乏政治目标。

只有缺乏政治目标的诸侯,立场才会摇摆不定,反复无常。

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太容易被煽动。

以至于三国里面都形成了一个名梗,叫,“就说那西凉马腾”怎么这么样。

总之,

像马腾、韩遂这种起于边关的武夫,是很难拿中原人那套礼法去约束他们的。

但这也不能完全怪马腾、韩遂人品不行。

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就决定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

在边关上,每天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指不准第二天小命儿就没了。

所以他们都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缺乏战略眼光,反而容易被聪明人摆弄。

李翊在地图上指着上郡道:

“若能使马腾、韩遂领兵入侵并州,拿下上郡、西河两地,并能极大减轻西翼兵线压力。”

“还能够保障关中方向的安全,牵制袁绍并州的兵力。”

“此岂不两全其美哉?”

既然马腾、韩遂反复无常,何不让他们反复不了?

如何反复不了?

直接煽动他们入侵并州,彻底得罪袁绍。

如此一来,袁绍在覆灭之前,他们敢转头攻打曹刘吗?

那不成了里外不是人,两头得罪。

马、韩二人再傻,也不可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在凉州一路的援军,请曹司空不论付出何等代价,都要将之拉拢过来。”

“中间需要任何帮助,我徐州凡是能提供的,一定会尽全力相助。”

李翊力劝满宠,务必要让曹操把马腾、韩遂拉进反袁同盟里来。

倒不是说这路兵马有多强,没他们曹刘就打不了袁绍了。

而是因为这路凉州兵马,断不能被袁绍拉拢过去。

世界大战看似是几个大国交战,但周边小国又有几个是能够置身事外的?

如果曹刘不拉拢马腾、韩遂,那么袁绍肯定会拉拢。

一旦马腾、韩遂站到了袁绍这一边,那么并州的袁军就可以轻轻松松南下。

进攻虎牢,切断关中。

如此一来,西线压力巨大。

而偏偏徐州这边是援助不了西线的。

“君侯且慢!”

“宠有一事不明,盼君侯直言相告。”

满宠忽然打断李翊的演说,插嘴问道。

“请满使直言。”李翊澹澹道。

“倘战事将起,袁军必然直下黄河。”

“而我兖州郡县,俱是沿黄河纵横分布。”

“全无纵深可言!”

“若是不想使郡县生产遭受破坏,我兖州军民须尽全力将袁军堵在黄河北岸,以寻求决战。”

“但……”

满宠眉宇间一川不平,自嘲似地叹了口气:

“不怕君侯笑话,以我兖州之力,想堵住袁军主力,实在痴人说梦。”

“所以我想问的是……”

满宠转过身,迎上李翊的目光,一本正经地问道:

“我们至多只能堵住袁军三月左右。”

“三月之内,徐州能在兖州投入多少兵马?”

满宠问出了他,还有曹操,还有曹营文武百官全都关切的问题。

徐州,到底能在兖州投放多少兵马进来?

这些兵马必须是可战之兵,入场就要作战的那种。

后勤补给,兖州还没办法提供,须要徐州自己走水路运。

这个问题其实也挺敏感的。

毕竟是直接问到了徐州的军事力量。

满宠虽未直接透露兖州所能动员的兵马数量。

但也明说了,至多只能拖出袁军三月左右。

也算间接地将兖州部分信息透露给了徐州,展现了曹营的诚意。

现在满宠需要得到一个徐州的诚意保证。

李翊背着手,沉吟了片刻。

他不是在防着满宠,脑子里规划怎么圆。

而是认认真真地在计算,他们徐州到底可以往兖州投放多少兵马过去。

毕竟徐州本土也得留人,淮南方面也不可能将人全部带走。

满宠也不催他,就静静地立在远处,等待答复。

又过半晌,李翊停下脚步,正色对满宠说道:

“我知满使想要一个确切答案,那我便实话告诉你。”

“若战事即起,我徐州若举国动员,可调出十二万人马来!”

这十二万人当然不是常备兵,不然徐州再富也不可能养得起。

但如果真到了危急时刻,举国动员出十二、三万可战之兵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年陈元龙给刘备吹逼说,要“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人”,其实就是按照徐州原有的生产力估算的。

在李翊的深耕之下,徐州的生产力基本恢复到了陶恭祖时期,并有所提升。

真要发起狠来,十万大军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动员容易,运作难。

要拉十万人出来作战,只消打上三个月。

就能把你徐州一年的收入全部打光。

这还得算上徐州外贸赚的钱粮。

要不然,打仗烧钱呢。

农耕文明比起游牧文明,缺点就在于此。

“……那,徐州能往兖州投放多少人马呢?”

满宠再次询问,但语气已有几分发颤。

尽管知道在李翊的运作之下,徐州经济腾飞,农业、冶铁业、手工业都在高速发展。

但当听到徐州全国动员,可以直接拉出十三、四万人时,还是令他感到震惊。

须要注意的一点是,

如果只是纯爆兵的话,兖州也可以爆出来。

理论上讲,只要你有十万人成年男性,你当然可以把他们拉到前线去。

但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成年男性被拉走了,谁来耕地劳作?

第二,十万张口,政府拿什么来养?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谁谁,动员出多少兵马时,那都是基于其自身生产力。

政府能够养得起,并且农事不会被完全耽误的前提下所拉出来的。

你真要让曹操拉十万兵马出来,也可以啊。

只不过拉出来的第二天,不用袁绍打。

底下百姓就全造反了,直接比肩秦末。

“……四到五万人左右。”

李翊沉吟许久,说出了一个具体数目。

稍后微微一顿,又接着补充道:

“如果能再拖一年,军马数目可翻一倍。”

经过李翊推算,徐州方面如果能在一年之内,解决掉徐州本土的战事,或者说减轻本土威胁。

那就可以把主力全部堆到兖州去了。

三月四万,一年十万么?

听到这个数目,满宠又惊又喜。

这显然是曹操、还有兖州官民希望听到的答案。

“……呵呵。”满宠脸上露了笑,“我想此话传到曹司空耳朵里,曹司空一定会很开心的。”

满宠说曹兵能拖住袁兵三月左右,当然是他们的保守估计。

要知道曹兵的战斗力,早已不是荥阳一战被徐荣吊打的水准了。

他们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

并且曹操本人,经过这么多年的淬炼,统御能力也非讨董时期可比。

光说这兖州立国之战,

曹操先后击败黑山军、匈奴军、黄巾军,才在兖州站稳脚跟。

后来又面对三倍兵力于己的袁术,曹操更是打出了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的战绩。

直接把袁术从兖州赶到了扬州去。

所以有时候你真的就是会感叹,

曹操这人,真的就是逆风强的一匹。

结果打顺分局,莫名其妙的就输了。

甚至有时候输的过于丑陋,你都会怀疑这是不是同一个人。

尤其他前不久才刚刚打出一场可以名载史册的大胜。

总之,曹操还有他的宗族武将,战力肯定是不弱的。

要不然,李翊也不至于选择他作为河南盟友。

“若是明年或后年袁绍南下,四万人足矣。”

“可若传闻是真,袁绍提前和公孙瓒议和,河南被迫提早与河北开战。”

“四万人就稍显不足了。”

庞统在一旁发表自己的看法。

冀州毗邻兖州,又基本都是平原,动员冀州人马轻轻松松。

但兖州与徐州且不论地形如何,纵是同盟,也毕竟是两个政权。

所以交往起来,肯定没人家统一的政权调度方便。

“既如此,可否先提前使人进驻任城,再从鲁国抽调些人马过来?”

满宠提出意见,让徐州提前派人过去。

但李翊却道:

“我若提前分兵过去,谁来承担军资费用?”

这……

满宠瞬间语塞。

徐州派人过去,就等于是无端多出数张口来。

曹操倒不是说养不起,但对他而言肯定是没那个必要。

可若要徐州自己来养,中间的粮食运输,不就又产生损耗了吗?

见满宠犯难,李翊便出声宽慰道:

“满使也不必过于担心,回头我自会跟刘将军说明此事。”

“然后再召集徐州文武大臣,再开一会,好生商议。”

“一定尽量调节,予以明州最大帮助。”

善!

满宠站起身来,正式向李翊表达感激。

李翊挽留满宠,让他在徐州多住几日。

然而满宠以公事在身为由,不便久留而辞去。

李翊留不住,命人送金银各百斤给满宠。

满宠坚辞不受,李翊乃亲自送他出城。

在送别满宠后,徐州不少大臣都赶来找李翊。

因为他们听说袁绍可能提前南下的消息后,一个个都变得紧张起来。

战端一开,危险与机遇并存。

但大多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还是会受到损害的,他们自然是希望徐州本土莫要遭到破坏才好。

“君侯,河北军在明年将要南下,此事属实否?”

众人围住李翊,焦急地询问。

李翊笑着安抚众人道:

“事还未定,诸公不必紧张。”

“我已遣人去河北探查,若有消息,当第一时间通知列位。”

唉……

众人叹了口气,只盼袁军打来时,不要抢到他们的田产才好。

“君侯,现在该怎么做?”

庞统见众人人心惶惶,即问策于李翊。

这种大事就需要他本人来做决断。

……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