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难怪,上次夏教授他们研制出来的那款计算机,虽然只是一台小型电子管计算机,最后也没有推广开来。

但它也是我们自主研发出来的第一款计算机,而且性能也比引进老大哥的103机好不少。那款计算机虽然没有推广开来,但是自从它搬到中科大之后,也承担了不少四九城各研究所的计算任务。

杨宁听到夏教授的回答后,结合前世的计算机知识,大脑疯狂运转了起来。

发现即便集合前世的计算机知识,结合现在我们的实际情况,即便再优化,运算速度到了每秒两万次就顶天了,除非现在杨宁能把集成电路技术拿出来,可惜现在的晶体管技术,还达不到集成的要求。

这种运算速度,远远达不到杨宁的预期,于是他试探的对华老和夏教授他们问道:“我们为什么不试着研究运算速度更快的大型机?”

于是他给华老和夏教授他们解释了一下晶体管大型机和小型机的性能。

按照杨宁的设计,大型机晶体管计算机,只需要用比小型机多五六倍的晶体管,就可以达到小型机十几倍的运算速度,明显生产大型机明显更有性价比。

听完杨宁的话后,华老和夏教授对视了一眼,然后夏教授笑着说道:“虽然大型机计算速度更快,可是它的维护和耗电量也会更大。而且大型机体积太过巨大,生产出来运输也会很麻烦。”

听完夏教授的话后,杨宁明白了,现在晶体管计算机也只是杨宁的一种设想,世界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要到两年后才会推出来。

在夏教授和叶老他们的印象里,大型晶体管计算机或许在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上比起电子管计算机有优势,但是体积应该比电子管小不了多少吧!

一上来就研制大型晶体管计算机,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后,也会因为体积和耗电问题难以推广起来,不符合各单位的使用要求啊。

想明白这些后,杨宁笑着看着华老和夏教授说道:“那如果我说大型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比我们之前研制出来的的那款小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还小,耗电量也相差不多呢?”

“你说的是真的?”夏教授听到杨宁的话后激动的问道。

“当然!”杨宁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

随即杨宁拿过一张纸,给华老和夏教授讲起了他设计出来的晶体管计算机的电路逻辑。

不仅仅如此,他还给他们说出了可视化输入和输出设备,也就是后世的的键盘和屏幕的大致原理。

华老和夏教授他们听着杨宁的讲解,慢慢的都围了上来,一边听还一边拿出纸和笔记了起来。

等杨宁讲解完后,华老盯着杨宁画出来的设计图看了一会,随即立马一把抓过图纸,对杨宁他们喊了一句:“我去找领导!”

“哎”夏教授刚想阻止,只来的及哎了一声,就不见了华老的身影。

她急得跺了一下脚,刚想追上去,不过看到还坐在那里一脸迷茫的杨宁后,温和对他说道:“杨宁啊,要是不麻烦的话,能不能再画一份图纸出来,我之前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听明白,还需要回去再想想。”

“啊”听到夏教授的话后,杨宁回过神来,听着外面汽车发动的声音,杨宁苦笑着摇了摇头,对夏教授说道:“没问题。”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