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炮兵、火器维护兵、马夫、向导、修车轮的木匠铁匠等等。

军医是最缺的,行军打仗死人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病,而不是战死。

贾蓉说道:“我科举无望,打算出海看看,可有信得过的船队招人?”

卢广生听到后笑着说:“有一个往南边去的船队,船主今天早晨刚从东瀛运了一批奴隶过来挖矿,过两天会带着一批药材回去苏州购买丝绸,你上去当船医的话自然管吃管住,女人也任你挑。”贾蓉点头说:“好,多谢,这药两三天应该见效了,我这几天都在港口,反正这地方也不大,开船时候劳烦将军通知我一声。”

“好说。”卢广生微笑答应,又好奇道:“公子可会接生?”

贾蓉回答说:“会,在京城看过皇上出版的医书,但是京城那里的女人只肯让女医生护士接生,所以没试过。”

卢广生点了点头,又给了一枚银币。

“我们这里没那么多规矩,这里稳婆接生容易死人,又一直都没有会这个的医生,听说京城那边生孩子没死过几个人,正好最近有个部下的婆娘要生了,若是来得及,就请公子帮忙看看。”

贾蓉收下了钱,“好说。”

卢广生很快带着人走了,等这些人走后,贾蓉也结账出去溜达。

八月的海风吹的人想吐,港口里充斥着一种臭鱼烂虾的气味。

不仅如此,大部分人都衣衫褴褛,只有一小部分人穿着还算体面的衣服。

这里主要人员是渔民,其次是驻防的守军。

因为有东瀛那边送奴隶过来,尤其是东瀛王打仗抓来的女人,导致本地的人口数量也增长了不少。

本地贸易不是双向,而是多角贸易,从东瀛运来干活的人口,从当地收购北方的药材卖往南方,再从南方购买便宜丝绸去东瀛。

双向的赚的不多,还有就是人口需要时间恢复。

药材也看季节七八月的毛皮和药材在南方更受欢迎一些,而七八月份的丝绸价格会低于毛皮衣,而且大部分船员也要回家过年,从北方坐船两三个月才能到苏州。

男人凭借力气赚钱,出海打鱼给内地输送各种鱼干和海味,以及织造化肥的杂料。

守军除了监管贸易和收税外,主要还是修路,负责接应往东北地区攻打的东征军,修建铁路将东北地区的战利品运往内地。

蒸汽船和蒸汽机以及铁路还只存在京城附近几个地方,目前外部地区主要还是牲畜和人力拉车,依靠着小推车将各种物资运输到需要工厂作坊内。

冀州工厂生产最多的还是黄包车小推车的轮子、铁锅和盔甲枪管用的铁皮。

相比起内地火热开工的机械工厂,港口这边就安静多了。

贾蓉走在安静潮湿的砖头路上,两边是长着杂草的破旧草房,八月的阳光照在脚下,给人温暖又安静的感觉。

空闲没多久,贾蓉就被骑马的士兵找到,并骑着马和跑路的士兵一起进入了一个小院。

正堂的门是木头做的,两个关不严的屋门一推就开,士兵用着着急的土话指着屋子里。

屋子里还有几个男人女人,都看着贾蓉说一些不太懂的话。

贾蓉走进了一个用布帘子阻隔的里屋,看到了婆子和小姑娘挤在狭小的屋子里,在屋子床上躺着一个孕妇。

接下来就很好处理了,孕妇生孩子没有那么快,一般都是十多个小时,等通道慢慢打开才会生出来小孩子。

贾蓉很快带着人去烧水准备工具。

家里倒是准备了剪子这种日常工具,也有一些看起来是军中赏赐的干净布料。

没多久卢广生也过来了,有了会土话的人进行沟通,事情就简单了很多。

清晨时候,贾蓉才帮这个年轻的少女接生出了小孩,又嘱咐了一些产后注意事项和饮食,这个时候差不多就天亮了。

卢广生很快为贾蓉引荐前往南方的船主,将贾蓉夸赞了一番后,船主很快就在船上给贾蓉收拾了一间干净的屋子,把原来住的几个打手赶去了货舱。

商船需要时间装货,暂时还不会开船,毕竟装得越多,赚的越多。

贾蓉坐在船头钓鱼,无聊也会买张过期的报纸看。

朝廷依旧是圣朝,内阁那些人也没有把自己走了的事情告诉天下人,而是以圣皇闭关为借口继续拖着。

毕竟皇帝才刚换几年,朝中大臣都知道频繁换皇帝的坏处。

再有就是很多人根本不认可贾本这个太子,立太子是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并不是太子多优秀。

贾蓉继续安静的钓鱼,虽然家里人肯定说自己对家庭不负责任,对妻子儿女不负责任,对国家不负责任。

不负责就不负责,无所谓。

玩过了上过了,不在乎了。

“男人啊……有时候就是要自私一些。”

一直都自私自利的贾蓉,就好像是刚明白这一点一样。

他老婆们在家都快急死了,急的以泪洗面,他却能笑着和船家女开下流玩笑,惹的人家姑娘用水泼他。

深秋九月,装满药材毛皮和大量矿石烈酒的大型包船,带着一个危险的男人驶向南方。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