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登山包,拿起长柄斧,穿蓑衣戴檐帽,带着来福下山的时候,想起昨晚发生的事,陈舟还是不能让内心毫无波动。
尽管如此,他的脸上仍然看不到任何表情变化,仿佛一张扑克,冷漠严肃地注视着笼罩在细雨中的森林。轻车熟路地来到沙滩。
天公作美,路途中停了雨歇了风,待接近目的地时,天空中的阴云已被阳光刺出了一个窟窿。
温暖的光线从岩滩一直洒到木石墙边,湿润的沙砾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芒。
来福摆脱了小猫的骚扰,在沙滩上纵情奔跑,甩动着它的鬃毛,跳着吠叫着撒欢儿。
脸上带着微笑,摘掉大檐帽,沐浴在雨后的阳光下,陈舟加快了步伐。
如果说按公历日期过的12月31日是跨年夜的话,登岛周年纪念日“9月30日”就相当于挑战的生日。
这样算的话,此次奖励就是“生日”前的礼物。
被小方块折磨了半个月,对于新盲盒的内容,陈舟还是很期待的。
而且现在他拥有了时空管理局的“官方许可”,在垒砌木石墙,利用时空切割为自己谋福利的时候,再不用担心这个那个。
虽然吃了不少苦头,真算起来,还是很值得。
光是心理压力这方面,就不是随便一种方式就能缓解的。
满怀期待,走向变形的木石墙。
因切割变矮一截的墙体无法完全阻挡视线,远远地,陈舟看到奖励点中心有一抹分外显眼的朱砂红。
自从来到岛屿,除了鲜血和朵,陈舟已经很少看到红色了,更别说这种代表着新年、喜庆的浓烈的朱砂红。
作为纯正的华夏儿女,瞥见那红色的时候,陈舟就有种兴奋喜悦的感觉。
紧了紧登山包的肩带,他追着来福,从快步走变成小跑。
愈是接近,那红色物品就越清晰。
简陋的防雨棚还未被风雨摧毁,遮住了奖励的部分形状,靠的近了,才看得真切。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厚帆布下一个精心编织的中国结。
它由小拇指粗细的红绳编织,绳上穿着十几颗朱砂,几颗绿松石,在末端还挂着一块洁白的玉石,玉石上刻着福禄寿喜四位深受民间喜爱的仙人。
在这个精巧的中国结下压着一个一米见方的正方体箱子。
整个箱体外层包裹着浓艳的红色防水纸,形如礼盒。
“卧槽,不对劲!
这次的奖励看着似乎有点过于豪华了。
不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坑我呢吧?”
遭受过太多期待落空后的失落,陈舟很担心这个礼盒里装的是几瓶名贵白酒或者昂贵的月饼或果。
别看这几样东西都是岛上无法产出的东西,真算起来,它们和鞋拔子一样,都是最没用的东西。
从船上搬下来的酒已经足够多,再来几瓶也没意义——一个人喝酒太寂寞。
至于月饼果,装满一整盒也吃不了多久,还有过期霉变的风险,除了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之外别无他用。
按下心中的不祥预感,翻过木石墙,陈舟先把这个“年味十足”的大礼盒从防雨棚下搬了出来。
防雨棚的保护不够完善,礼盒外层的防水纸上残留了一些水珠,底部则沾染了些许湿润的沙粒。
它的分量不算十分沉重,但也有十几斤的样子,使陈舟对内容物产生了更多期待。
礼盒装的月饼或干粮内部填充物大多为泡沫或是,薄塑料模子。
那东西主打一个看起来哨,性价比极低,制造礼盒包装食品的人只要有点脑子,都不会往里面塞十几斤的干粮,那还怎么挣钱。
……
“难道说一周年的奖励会有保底?”
随手将大檐帽扣在木石墙上,脱下背包,掏出匕首,陈舟小心翼翼地割掉中国结下的塑料环扣。
尽量保证红色防水纸的完整,除了处理胶水,他基本不动用刀子,而是慢慢拆除外包装。
未用太长时间,他将基本没受到破坏的红色防水纸折叠起来放进登山包中。
留在沙地上的是一个方形塑料盒。
塑料盒为浅红色,不算太厚,表面凹凸起伏,勾勒着大小不一,写法各异的福字,正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吉祥画“百福图”。
见到精致的塑料盒,受其色彩和寓意的影响,陈舟的心情越来越好。
想着即使里面装的东西屁用没有,收获这个盒子加上防水布和中国结也不算亏,他掀开盖子,直接揭晓了答案。
本以为盒中会是精致的包装,包装最中心装着奖励物。
陈舟万没想到,这个盒子发挥的竟然真是盒子的作用,里面凌乱地放着一堆不同的东西。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本厚重的书籍,摆在所有物品最顶端,陈舟最先将它取出。
这本书约有三斤多重,封面为白色,设计很简洁。
书名为《非遗一览:竹编藤编草编一本全,外面包着一层薄薄的透明塑料膜。
看到书名的刹那,陈舟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甚至放下书,使劲搓了搓脸,以确定这不是一场梦。
再拿起书,他紧张地撕开塑料膜——不用刀是因为他怕划伤了书封,
打开书,陈舟最先浏览目录。
整本书的内容除前言,非遗介绍外,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竹编、藤编和草编。
每个板块又分成制造工艺、材料处理、技巧手法、编织方法、成品展示等多个小板块。
其中包括基础技法和进阶技法,还有造型资料和编织器型讲解。
比如草编,就有草编金鱼、草编鲤鱼、草编知了、大虾、玫瑰等物品的详细步骤,每一步都有图例和细致的描写。
藤编就更实用了,有灯罩、杯垫、瓶、收纳筐、水杯套等小用品,也有购物筐、篮子、背篓等大件编织物的编织过程。
技法方面,除竹编藤编的教程外,还讲了一些棕编的技巧。
从最基础的抬压法、到斜纹法、梯形法到六角孔编织法,非常全面。
所有技法和讲解大多配有清晰的彩图。
器物制造步骤由简而难,循序渐进,设计的非常合理。
可以说,只要是心智正常的成年人,肯付出心思学习实践,肯定能掌握书中大部分技巧,制造大多数编织工艺品。
对陈舟来说,这根本就是一本编织工艺的百科全书,能把他从一窍不通的入门汉培养成精通编织的手艺人。
这玩意的价值已经不能用单纯的“有用”二字概括了。
在没有获取信息渠道的孤岛上,它简直就是一个外挂!(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