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团一个上午的防守阻击,仅折损了六十来人(大部分是一营的),全团还剩下一百八十来人,枪械损失也不大,主要是损失了两挺轻机枪,还有子弹消耗很大。这样的战损,杨志对敌方机枪手、掷弹手以及带队军官等重要目标的打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毕竟敌我双方火力装备、技战水平等相差太大,兄弟们还是伤亡不少。

向团长一直在思虑如何坚守、抵挡鬼子的进攻,坚持到援军到来。在上午亲临指挥时,清楚地看到这个在战斗中到处奔跑的身影,起初还非常恼火,想要喝止训斥,却见这个小兵弹无虚发,出神的枪法完全压制住了敌方的支援火力,打乱了鬼子的进攻节奏,几乎以一人之力挫败了鬼子的攻势,异常惊奇之中更是喜出望外。战事一停,便迫不急待地要认识这个突然间冒出来的高手。

在副营长将要带走杨志时,歪老壳凑了上来说道:“难得团座大人招见,我也去看哈”。副营长没好气地说:“团长是要见杨志,你去搞啥子,带好你的兵,抓紧休息。”说罢,领着杨志大步而去。

杨志边走边想,团长定是知道了自己在战场的表现,一个新兵还是学生兵如此表现,不知团长会产生什么疑问,自己该如何应对?

两人走了不多远,便看见团长带着参谋和传令兵,正在一处战壕边低头察看,副营长加快几步跑上前,大声报告:“报告团座,杨志带到。”

一个约摸三十五六岁、带着中校军衔的军官转身、抬起了头。杨志看见了一张在川民中普遍具有的纯朴又坚毅的脸,就挺直了身躯。

向团长对副营长高声赞道:“好,你们一营今天打得不错!你先回去,带兄弟们好生休息”,说着摆摆手。“谢团座夸奖。”,副营长应道,转身走开了。

向团长以热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杨志,见杨志身高瘦长,在一米七以上,略显幼稚而苍白的脸庞棱角分明,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透着精光。此刻,杨志肩头挂着长枪,右手拉着枪带,左手并于大腿侧,抬头挺胸保持着笔直的立正姿势。向文兵不由地点头,称赞道:“好、好,你叫杨志,真是神了,你算过打掉几个鬼子机枪手和掷弹手呀”。

“报告团座,没空算。”杨志立正、大声回答。

“放松、放松,不要紧张。你是大功臣吆,我一定会为你请功,重重嘉奖。”向文兵用轻松地语气说道,又极为温和地问道:“你是哪个地方的,啥子时候参军滴?”

杨志放松了身体,微笑着回答:“我老家是广安的,上个月在武昌参的军”。杨志突然回想起来,这位向团长在此战后连升三级、晋升为少将。解放时,向文兵任20军少将师长并率部起义,建国初期还担任过县级高官。

向文兵一听,亲热地说:“啥子,你也是广安的,我们是真正的老乡啰。哈,我们广安的娃儿就是要得,刚参军第一次战斗就打死十多个鬼子,嗯,你是从哪里学得打枪。”

杨志听着疑问来了,就按想好的说道:“我老家有个护院,是个退伍老兵,我从小跟着他学打枪,他说我天生就是好射手。在渝都读书的时候也喜欢看些军事方面的书。我们班长歪叔这段时间也教了我好多打枪的窍门,所以才......”,杨志开始半真半假地编排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