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那澄澈见底、温柔流淌的小河,此刻全然没了往昔的乖巧模样,恰似一条被彻底激怒、暴跳如雷的蛟龙,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断枝残叶,汹涌奔腾,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蹿升,不过须臾,便将平日宁静的上学路吞噬得干干净净,只剩湍急水流在肆虐咆哮,泛起层层白沫,拍打着两岸,溅起老高的水花,发出令人胆寒的轰响。

路旁的草丛早已被雨水砸得伏地不起,平日里招摇的狗尾巴草此刻湿漉漉地缠成一团,毫无生气;田边的树木也被狂风裹挟着暴雨肆意抽打,枝叶狂舞,发出痛苦的“沙沙”哀号,时不时有枯枝被风掰断,“咔嚓”一声坠入泥淖之中。天空阴沉沉得仿若一块巨大的铅板,沉甸甸地压在头顶,压得人心里直发慌,厚重的乌云如墨般翻滚涌动,好似下一秒就要把这世间彻底吞没。

蓝雁行和小伙伴们在这暴虐的雨幕下,各自撑着家里那打着补丁、颜色褪尽的旧雨伞,瑟瑟发抖地在泥泞中跋涉。

狂风不时猛扑过来,拽着雨伞左摇右晃,似要将这单薄的“庇护所”连根拔起,大家只能弓着身子,费力稳住脚步,相互依偎着朝学校挪去。

“走,咱爬围墙去!”一个高个子男孩把雨伞一收,咬咬牙喊道。众人纷纷响应,簇拥到学校侧边那堵斑驳破旧的围墙下。围墙在雨水中湿漉漉的,长满青苔,看着就滑不留手。雨水顺着墙面瀑布般倾泻而下,在墙根处积起深深水洼,溅起层层水花。

蓝雁行心里犯起了嘀咕,可瞧见伙伴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不甘示弱的模样,也硬着头皮往上爬。

他双手抠住墙缝,脚尖努力寻找着凸起的砖石借力,雨水顺着手臂灌进袖管,凉飕飕的。好不容易爬了一半,脚底突然一滑,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吓得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千钧一发之际,旁边的小伙伴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他的胳膊,这才稳住身形。“小心点!”大家齐声呼喊,声音在雨幕里打着颤,却透着浓浓的关切。

等孩子们七扭八歪翻过围墙,站在校门口,难题又接踵而至——放学了,这汹涌的河水依旧横在归途上。

正当大家望着河水面露难色、不知所措之时,老婆婆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河边。原来,老婆婆惦记着孩子们,披着蓑衣、趿拉着草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雨中忙活了许久,先是去寻来几块厚实的木板,又费力地搬来几块大石头,此时正挽着裤腿站在及膝的水里,雨水顺着蓑衣滑落,她的脸上却满是坚定。

“孩子们,别怕,婆婆来搭个‘桥’,送你们过去!”老婆婆高声喊道,声音被风雨裹挟着,却稳稳地落入孩子们耳中,驱散了些许恐惧。

只见她先把大石头一块块稳稳地在河中垫好,当作桥墩,每放一块,都要拿手去仔细扶正、夯实,而后将木板艰难地架在石头上,木板在水流冲击下摇摇晃晃,她便用身体死死抵住一端,招手让孩子们过来。

蓝雁行看着在水里飘摇的“桥”,又看向满脸雨水与泥水的老婆婆,犹豫着不敢迈步。老婆婆看穿他的心思,和蔼地笑着说:“孩子,慢点儿,抓着婆婆的手。”

蓝雁行鼓起勇气踏上木板,脚下晃晃悠悠,老婆婆紧紧攥住他的小手,那双手粗糙却有力,传递来令人安心的温度,一步一步护着他到了对岸。

其他孩子也依次小心地从这简易“桥”上走过,过程中木板偶有晃动,老婆婆便提高音量安抚:“稳住,别慌!”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安全抵达,她才拖着麻木冰冷、满是擦伤的腿,缓缓上岸。

上岸后,老婆婆顾不上自己,又从怀里掏出用手帕包着的烤土豆,那还是她清晨特意多烤的,想着给孩子们解馋。

土豆虽已不冒热气,却仍散发着暖烘烘的香气。“快,擦擦雨水,吃点暖暖身子。”她把土豆挨个塞到孩子们手里,眼神里满是心疼。

蓝雁行接过土豆,指尖触碰到老婆婆粗糙却温暖的的手,心头一热。他想起以往晴天时,老婆婆递来的美味肉串和土豆片,眼眶不禁泛红。在这湿冷的雨天,老婆婆的关怀就像一束光,驱散了周身寒意。

雨还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风依旧呼啸着刮过原野,老婆婆站在岸边,看着孩子们的背影消失在雨幕深处,才放心地转身,慢慢走进那片朦胧的暮色里,而这份雨中情谊,已在孩子们心间种下感恩的种子,悄然扎根、发芽。

那一段上学路,因有小伙伴们的陪伴、老婆婆的关心,于蓝雁行而言,不再是漫长辛苦的跋涉,而是充满温情与惊喜的旅程,即便岁月悠悠流逝,那些画面、那些滋味,依旧深深镌刻在他心底,成为童年回忆里永不褪色的珍贵宝藏。

本章已完 m.3qdu.com